
古代 吳 地所産的绫羅。以輕軟著稱。 明 張時徹 《采葛篇》:“ 吳 羅五文采, 蜀 錦雙鴛鴦。”
“吳羅”是中國古代絲綢織造技藝的典型代表,具體含義及特點如下:
吳羅指古代吳地(今蘇州及太湖流域)所産的絲羅織物,以輕軟、透氣著稱。其核心工藝是四經絞羅技藝,起源于戰國時期,通過經緯線絞合形成獨特浮雕效果,是中國古代夏季服飾的頂級面料。
吳羅多用于皇室貴族服飾、簾幕、屏風等,象征身份地位。其技藝被列入蘇州市非遺名錄,現代常用于高端禮服、文物修複及文化展示。
目前能獨立完成四經絞羅織造的工藝師僅剩3人,傳統技藝面臨傳承挑戰。但通過《延禧攻略》等影視作品的熱播,吳羅的文化價值重新受到關注。
如需進一步了解工藝細節或曆史脈絡,可參考、9、12等來源。
吳羅,取自中國古代傳說中一個英勇而忠誠的将軍名字。在現代漢語中,吳羅這個詞往往用來形容某人忠誠、勇敢、堅定信仰或者不離不棄的特質。
吳羅的拆分為“口”、“纟”和“罒”,其中“口”是部首,意指嘴巴;“纟”是“絲”的變體,表示與絲相關的含義;“罒”為獨體部首,表示網羅或困住。
吳羅總共包含9個筆畫。
吳羅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吳羅将軍。該将軍為一個擁有無比忠誠和勇敢的形象,經常在戰場上效力于吳國。
吳羅的繁體字形為「吳羅」。
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化,有時與現代略有不同。吳羅的古字形為「吳羅」。
1. 他對國家的忠誠就像吳羅一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屈服。
2. 這個勇敢的消防員在火場中展現了吳羅的精神。
3. 她是個吳羅,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支持我。
4. 在他的眼裡,忠誠和吳羅是一體的。
1. 吳羅将軍
2. 吳羅精神
3. 吳羅式忠誠
1. 英勇
2. 忠誠
3. 勇敢
1. 背叛
2. 虛僞
3. 怯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