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短發的意思、短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短發的解釋

(1).稀少的頭發。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隨肩趨刻漏,短髮寄簪纓。”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頭發。

(3).斷發。剪短頭發。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甯寺》:“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質。” 周祖谟 校釋:“短髮者,即斷髮也,與文身為對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短發"在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既指具體的發型特征,也承載着文化符號意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的定義,短發指"長度未達肩部的頭發式樣",強調其物理屬性為"發長不過肩,發梢通常位于耳垂與鎖骨之間"(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短"作為形容詞修飾"發",構成偏正詞組,其核心語義特征包含:

  1. 空間維度:相對于傳統長發而言的縮減形态
  2. 時間維度:暗示較短維護周期(來源:《漢語語法修辭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在語義演變史上,"短發"最早見于《後漢書·輿服志》,特指漢代婦女的守喪發型。至民國時期,隨着《剪發令》的頒布,該詞被賦予婦女解放的象征意義(來源:《中國服飾文化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現代語境中,短發常與"幹練""時尚"等社會評價産生關聯,這一語義延伸已被納入《當代漢語新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22)的詞條解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語境對"短"的界定存在差異。依據《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21),在普通話規範中,判定标準以"自然垂落時不超過肩胛骨下緣"為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短發”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字面含義

  1. 短頭發
    指長度不超過肩膀的頭發,常見于現代發型描述。例如:“她剪了短發顯得更幹練。”

二、古代文學中的特殊含義

  1. 稀少的頭發(代指老年)
    在古詩文中常借發量稀少暗指年邁。如杜甫詩句“短髮寄簪纓”,以及張孝祥“短髮蕭騷襟袖冷”,均以“短發”隱喻衰老狀态。

  2. 斷發(剪短頭發)
    古代部分民族有剪短發習俗,與“文身”并稱。如《洛陽伽藍記》記載“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

三、現代發型分類

  1. 美學概念
    作為與“長發”相對的發型類别,可分為男式與女式短發。男式短發通常強調陽剛利落,女式短發則風格多樣,如波波頭、超短發等。

四、文化意義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發型款式或古詩文出處,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背地别財異居草露長髯主簿穿房過屋大秦寺大肆攻擊電掣風馳釣杆揲蓍哆哆奪衣翻空出奇飛槳弗臣廣潟海損後來者居上簡實堅頑漸營假造解愁解濟九功舞口呐徕服臘盡春回瀾瀾蘭煙冷煖羅天羅裀露壇耦立潛轉七牢栖意筌拾羣巧攘争三歸三階山趺賞赙折博沈廢身外之物逝将去汝十六角飾智題外皖公瓦坯聞寵若驚吻角下不了台小佳邪軤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