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牢的意思、七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牢的解釋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周禮·秋官·大行人》:“諸侯之禮……介七人,禮七牢。” 鄭玄 注:“三牲備為一牢。”《禮記·禮器》:“諸侯七介七牢。” 孔穎達 疏:“牢,大牢也。謂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禮賜之也。”《國語·晉語三》:“﹝ 秦君 ﹞乃改館 晉君 ,饋七牢焉。” 韋昭 注:“牢,牛、羊、豕為一牢。饔餼七牢,侯伯之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牢”是古代禮儀中的專有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牛、羊、豕(豬)三種牲畜各七頭,是周代天子賜予諸侯或高級賓客的隆重禮制規格。

曆史背景

  1. 禮制等級
    根據《周禮·秋官·大行人》記載,諸侯朝見天子時,天子會以“七牢”作為接待禮儀,屬于侯伯級别的待遇(《國語·晉語三》中亦有類似記載)。

  2. 規格含義
    “牢”為古代祭祀或宴飨時使用的牲畜單位,一牢包含牛、羊、豕各一頭,因此“七牢”即三種牲畜各七頭,合計二十一頭。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周代分封制度下的禮儀活動,如諸侯朝觐、外交饋贈等,體現等級尊卑(如《禮記·禮器》提到“諸侯七介七牢”)。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現代解釋可能将“七牢”引申為“嚴密監禁”的成語,但這一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傳統文獻中均指向禮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牢》的意思

《七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某個地方或建築物中的七個牢房,用來關押犯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牢》的拆分部首是牛,其中包含了11個筆畫。

來源

《七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監獄制度。在古代,社會治安脆弱,為了維護秩序,對犯罪分子進行嚴厲的懲罰,牢房成為囚禁犯人的重要設施。七牢則代表着囚禁犯人的嚴酷程度。

繁體

《七牢》的繁體字為「七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七牢」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為:

七:即現代漢字寫法。 牢:由「宀」(寶蓋頭部分)和「老」(古代人的頭)組成。

例句

1. 這座監獄共有七牢,關押了許多罪犯。

2. 他因犯罪被關進了七牢,面臨着長期的牢獄之災。

3. 行為惡劣的罪犯将被送進七牢進行嚴懲。

組詞

七層、七彩、七嘴八舌、牢房、監牢。

近義詞

牢籠、囹圄、獄牢。

反義詞

自由、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