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寺的意思、大秦寺的詳細解釋
大秦寺的解釋
唐 代所建景教寺,通稱 大秦寺 。 宋 王溥 《唐會要·大秦寺》:“ 天寶 四載九月,詔曰: 波斯 經教,出自 大秦 ,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兩京 波斯寺 宜改為 大秦寺 。天下諸府郡置者,亦準此。” 宋 蘇轼 《南山紀行詩·小序》:“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 寶雞 、 虢 、 郿 、 盩厔 四縣。既畢事,因朝謁 太平宮 ,而宿于 南谿 谿堂。遂并 南山 而西,至 樓觀 、 大秦寺 、 延生觀 、 仙遊潭 。十九日乃歸。”參閱 向達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附錄二《盩厔大秦寺略記》。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網絡擴展解釋
大秦寺是唐代建立的景教(基督教聶斯脫裡派)寺院,其曆史背景和具體含義可歸納如下:
1.基本定義
大秦寺是唐代對景教寺院的通稱,主要作為基督教早期派别在中國傳播的場所。該名稱源自古羅馬帝國(史稱“大秦”)的宗教文化傳入,體現了唐代對異域宗教的包容性。
2.曆史背景
- 起源:公元635年,羅馬基督教傳教士阿羅本抵達長安,唐太宗下诏準許其傳教,并在長安、周至等地建寺。周至大秦寺始建于貞觀年間(約650年),位于終南山北麓,鄰近道教祖庭樓觀台,凸顯了宗教交流的特殊性。
- 發展:景教在初唐多位皇帝支持下達到鼎盛,形成“法流十道,寺滿百城”的繁榮景象。唐玄宗時期曾将波斯寺統一更名為大秦寺。
- 衰落:845年唐武宗滅佛時波及景教,寺院被毀,傳教士被逐。此後大秦寺先後被佛教、道教占用,明代因戰火焚毀,僅存古塔。
3.文化遺存
- 大秦寺塔:現存一座8層唐代古塔,高約24米,八角形結構,是現存最古老的景教建築遺存之一。
- 景教碑:1622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景教傳入中國的曆史,現藏于西安碑林,被稱作“世界四大石刻”之一。
4.曆史意義
大秦寺見證了唐代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是古代“絲綢之路”宗教傳播的重要實證,也被國際學界視為研究基督教東傳的關鍵遺址。
若需進一步了解大秦寺的考古發現或現存狀況,可參考西安周至縣實地考察資料或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碑文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秦寺(dà qín sì)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佛教寺廟。它是指位于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的大雁塔。下面我為你提供了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大秦寺的拆分部首是"大"和"寺",分别代表了寺廟的大氣和宗教儀式的場所。
- "大"的康熙筆畫為3,"寺"的康熙筆畫為6。
來源:
- 大秦寺一詞來源于佛教的典籍《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文》。大秦是指古代中國人對羅馬帝國的稱呼,而寺即指佛寺。
繁體:
- 大秦寺的繁體字為「大秦寺」,保留了原來的字形及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大秦寺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是一緻的。
例句:
- 我們一起去大秦寺,感受古老的佛教文化。
組詞:
- 大雁塔、大慈恩寺、大明寺
近義詞:
- 大佛寺、大禅寺
反義詞:
- 小廟、小禅院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