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揲蓍的意思、揲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揲蓍的解釋

亦稱“ 揲蓍草 ”。數蓍草。古代問卜的一種方式。《關尹子·八籌》:“古之善揲蓍灼龜者,能於今中示古,古中示今。”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從今後隻合題恨寫芭蕉,不索占夢揲蓍草。”《紅樓夢》第一○二回:“揲蓍也不大明白,除非用‘大六壬’才斷的準。”參閱 宋 朱熹 《筮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揲蓍(shé shī)是中國古代占卜方法的一種,特指通過分取蓍草莖進行演算來預測吉兇的過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揲蓍

二、操作流程與文化内涵

  1. 工具與步驟:

    使用50根蓍草(實際用49根),經“分二、挂一、揲四、歸奇”四步操作(《周易·系辭上》),重複六次形成六爻,最終合成一卦。

  2. 數學原理:

    蓍草分取過程蘊含數理邏輯,如“揲之以四”象征四時運行(《漢書·律曆志》),體現古人“天人相應”的哲學觀。

三、曆史地位與典籍記載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4. 《周易·系辭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漢書·律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朱熹《周易本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因部分古籍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揲蓍”是《周易》占卜的核心方法之一,指通過分蓍草、數蓍草等步驟推演卦象的古老占卜術。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揲蓍(shé shī)是《周易》中“大衍筮法”的核心操作,指将50根蓍草按特定規則分合計數,最終得出卦象的過程。其名稱源于動作“揲”(分草計數)與工具“蓍”(蓍草)。

2.操作步驟

根據《周易》原文:

3.象征意義

4.結果解析

通過18次操作(每卦6爻,每爻3變)得出一卦(本卦),若出現老陽(9)或老陰(6),則需變爻生成“變卦”。例如:

5.曆史與文化價值

揲蓍法是中國最早的體系化占卜術,漢代後雖逐漸被銅錢占等簡化方法取代,但其數理邏輯和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後世易學發展。

如需了解完整操作細節,可參考《周易·系辭》原文或高權威性研究文獻(如)。

别人正在浏覽...

八戎補納殘照沖緊春台戲出師無名辭榮次述聰黠擣蓍典變董事會敦重惡水方術士蕃庶風波過江仆射酣鬥合道河清社鳴何所不至回龍湯賄贈互讦忽突鹘鶟精善罽毯九僧巨溟墾鑿俪偶聾矒沒空憫歎末志女兒節貧賤不能移譬似譜寫謙虛親人驅蟲劑岖嵠軟堰如兄如弟善聽設處蛇蝮試旬瞬刻遂長宿生淘渲廷孔猬起鷄連下架鹹韶夏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