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壇的意思、露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壇的解釋

在平地上用土、石築起的高台,供檢閱軍隊和祭祀之用。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巨闕初成之時,吾( 越王 )坐於露壇之上。”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國有守禦,乃坐露壇之上,列鼓而鳴之。” 五代 齊己 《渚宮自勉》詩之一:“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參見“ 露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露壇”是古代中國一種露天建造的高台建築,其含義和用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1. 基本結構與功能 在平地上用土、石堆砌而成的高台,主要用于軍事檢閱和祭祀活動。這種露天高台的設計便于舉行大型儀式或集結軍隊,如《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坐于露壇之上檢視寶劍,突顯其權威象征意義。

  2.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軍事用途:漢代趙晔《吳越春秋》記載勾踐伐吳時“坐露壇列鼓而鳴之”,說明露壇作為軍事指揮場所的功能。
    • 宗教活動:五代詩人齊己在《渚宮自勉》中提到“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暗示後期可能與佛教場所結合,用于宗教儀式。
  3. 文化延伸 由于露壇常與重大儀式相關,其意象逐漸衍生出“神聖場所”“權力中心”的象征意義。例如《越絕書》中越王在露壇接受寶劍,暗含君權神授的意味。

需注意,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均來自古籍引用,現代考古尚未發現明确的露壇遺址。若需進一步研究,建議查閱《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露壇的意思

《露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露天舞台或指戶外表演的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露壇》的構成部分是“雨”(部首)和“舟”(構詞部分),它的拼音是lù tán。

它的筆畫數目分别是12和6。

來源

《露壇》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明代徐階的《麟經閣叢書》中,用來描繪宮中石橋之上的石台,供皇帝和宮女們演唱舞蹈。後來逐漸引申為指戶外表演的場所。

繁體

《露壇》的繁體字為「露壇」。

古時候漢字寫法

《露壇》在古代舊體字寫法中,筆畫數目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其在《康熙字典》的古文字典中的寫法為「露壇」。

例句

1. 每年夏天,我們學校都會在露壇上舉辦音樂會。

2. 那個劇團将在露壇上演出經典戲劇作品。

組詞

露壇構成的詞語中,還有一些常見的組詞,如:

- 露天舞台(lù tiān wǔ tái):指沒有頂棚的舞台。

- 露天音樂會(lù tiān yīn yuè huì):指在室外舉辦的音樂會。

近義詞

與《露壇》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露天舞台、露天劇場、露天表演場所。

反義詞

與《露壇》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室内舞台、室内劇場、室内表演場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