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耗的意思、鬥耗的詳細解釋
鬥耗的解釋
曆代從水道運糧,每石另加米數鬥,隨漕起運,作為沿途耗折之用,謂之“鬥耗”。《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上以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鬥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詔自今每斛給耗一鬥。”參見“ 耗米 ”、“ 雀鼠耗 ”。
詞語分解
- 鬥的解釋 鬥 ǒ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鬥酒隻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 量糧食的器具:鬥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 形容小東西的大:鬥膽。 形容大東西的小:鬥
- 耗的解釋 耗 à 減損,消費:耗損。耗費。耗資。消耗。 拖延:耗時間。 音信,消息:噩耗(人死的消息)。兇耗。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鬥耗”是一個古代漕運相關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曆代通過水路運輸糧食時,每石(容量單位)額外加收數鬥米,作為運輸途中損耗的補償。例如運送一石糧食,實際會多征收幾鬥以抵消損耗()。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制度在五代後周時期被明确記載。據《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所述,因晉漢兩朝未給鬥耗補償,導緻負責運輸的官吏常因糧食虧欠被處死,周世宗遂下诏規定每斛(十鬥為一斛)補一鬥損耗()。
三、相關術語
- 耗米:與“鬥耗”類似,指額外征收的損耗米。
- 雀鼠耗:指為抵消糧食存儲中被雀、鼠啃食的損耗而加征的米糧()。
補充說明
“鬥耗”反映了古代漕運中應對運輸損耗的常規措施,屬于賦稅制度的一部分。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漕運專題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鬥耗(dòu hào)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鬥耗是指不斷争鬥、消耗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鬥的部首是鬥字旁,共4個筆畫;
耗的部首是耒字旁,共10個筆畫。
來源:
鬥耗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形容長時間的争鬥和消耗。
繁體:
鬥耗的繁體字為鬥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鬥的上方會加一個囗字旁,耗則會寫作恒字旁加上偏旁。
例句:
1. 這兩個勢力鬥耗了很多年。
2. 在長時間的戰鬥中,雙方的資源不斷被耗光。
組詞:
鬥争、消耗
近義詞:
紛争、耗費
反義詞:
和諧、節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