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耗的意思、鬥耗的詳細解釋
鬥耗的解釋
曆代從水道運糧,每石另加米數鬥,隨漕起運,作為沿途耗折之用,謂之“鬥耗”。《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上以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鬥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詔自今每斛給耗一鬥。”參見“ 耗米 ”、“ 雀鼠耗 ”。
詞語分解
- 鬥的解釋 鬥 ǒ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鬥酒隻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 量糧食的器具:鬥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 形容小東西的大:鬥膽。 形容大東西的小:鬥
- 耗的解釋 耗 à 減損,消費:耗損。耗費。耗資。消耗。 拖延:耗時間。 音信,消息:噩耗(人死的消息)。兇耗。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鬥耗”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賦稅、漕運等涉及糧食計量與轉運的語境中。其核心含義指官府在征收或轉運糧食時,為彌補因自然損耗(如幹燥、揚塵、鼠雀偷食、運輸灑漏等)造成的損失,在法定征收量(如一鬥)之外額外附加的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
字義拆解與基本定義:
- 鬥:指古代量器“鬥”,是計量糧食的單位(一鬥約相當于現代10升左右,具體容量曆代有差異)。
- 耗:指損耗、消耗、虧耗。
- 鬥耗:合指“按每鬥征收量計算的損耗附加額”。它并非糧食本身的性質描述,而是一種制度性附加,用以補償官方在征收、儲存、運輸過程中預估的糧食損失。
-
曆史制度背景(核心應用場景):
- 在明清時期(尤其漕運制度中),“鬥耗”是“耗羨”的一種具體形式或計算基礎。耗羨是正稅(如田賦)之外附加征收的銀兩或實物,用于彌補征收、解運過程中的損耗及支付相關行政費用。
- 征收方式:官府在向納稅人征收糧食時,會要求除了繳納法定的“正米”(如規定的一石)外,還需按一定比例(如每石加收幾鬥或幾升)繳納“耗米”。這個按“鬥”為單位計算的附加部分,即為“鬥耗”。
- 目的:官方聲稱是為了覆蓋糧食在稱量(“鬥”有誤差)、晾曬、倉儲、長途運輸(如漕運)中不可避免的減量。例如,清代漕糧運輸中就有“正兌米”(交京倉)和“耗米”(補沿途損耗)之分,耗米常按正兌米每石加征若幹鬥計算。
- 弊端:在實際操作中,“鬥耗”的征收标準往往過高,成為官吏盤剝百姓、中飽私囊的重要手段,是“耗羨歸公”改革前的一大弊政。
-
現代理解與引申:
- 在現代漢語中,“鬥耗”一詞已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曆史研究或古籍閱讀中。
- 其核心概念可引申理解為按單位計量額外征收的損耗補償金。在非曆史語境下,有時也用于比喻在交易或分配中按基本單位額外扣除的損耗部分。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 對“耗”字條目的釋義中,包含“耗羨”的解釋,提及其為“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其中糧食征收的附加常以“鬥”或“升”計,此即“鬥耗”的由來。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普及本),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19540。(注:此為權威工具書,無直接線上鍊接,提供标準書目信息)。
- 《清史稿·食貨志》: 詳細記載了清代賦稅制度,特别是漕運中的“正兌”、“改兌”及相應的“耗米”征收标準,其中明确提到按“石”或“鬥”加征耗米的具體比例,是“鬥耗”制度最直接的官方史料依據。來源:趙爾巽等撰,《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注:古籍原典,提供标準書目信息)。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 該平台收錄了大量古籍,可在其中檢索到包含“耗米”、“加耗”等與“鬥耗”密切相關的術語的原始文獻(如地方志、奏議等),印證其曆史用法。來源:https://ctext.org/ (可在此站内搜索相關術語)。
“鬥耗”是古代中國(尤其明清)在糧食賦稅征收和轉運(特别是漕運)中,按法定計量單位“鬥”額外加征的糧食份額,用以名義上彌補官方在征收、儲存、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它是“耗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賦役制度的特點及其弊端。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作為曆史術語存在。
網絡擴展解釋
“鬥耗”是一個古代漕運相關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曆代通過水路運輸糧食時,每石(容量單位)額外加收數鬥米,作為運輸途中損耗的補償。例如運送一石糧食,實際會多征收幾鬥以抵消損耗()。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制度在五代後周時期被明确記載。據《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所述,因晉漢兩朝未給鬥耗補償,導緻負責運輸的官吏常因糧食虧欠被處死,周世宗遂下诏規定每斛(十鬥為一斛)補一鬥損耗()。
三、相關術語
- 耗米:與“鬥耗”類似,指額外征收的損耗米。
- 雀鼠耗:指為抵消糧食存儲中被雀、鼠啃食的損耗而加征的米糧()。
補充說明
“鬥耗”反映了古代漕運中應對運輸損耗的常規措施,屬于賦稅制度的一部分。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漕運專題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辦置苞茅别情比肩獸拂士不絕如發叉道蟬貂出汗淳澆當立之年都公豐钜粉金焚裘扶生幹爽哥白尼共勢故作姿态漢祚和容悅色黃栗留黃碛嘉願雞雛姞慧靓衣金紫铠扞看不清賫領瀾汗遼參躐居舲船泯棄藕灰平看屏毗蒲陶牽帶牽強人給家足如泣如訴磉盤善善從長神精食案方丈時事豎拂鼠苗算帳泰山壓卵貪冒同契土老兒托信相國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