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磉盤的意思、磉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磉盤的解釋

柱下石礅。《五燈會元·徑山杲禅師法嗣·東禅思嶽禅師》:“大小嶽上座,口似磉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磉盤(sǎng pán)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于承托木柱的基礎構件,屬于石作部分的重要組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由“磉”(柱下石)與“盤”(承托物)組合而成,指代“柱礎下方擴大承重面的石制基座”。

從建築結構角度分析,磉盤具有三層功能體系:

  1. 力學承重:通過擴大接觸面積分散木柱荷載,《中國古建築術語辭典》指出其厚度通常為柱徑的1/5-1/3,能有效防止地基沉降
  2. 防潮防腐:采用花崗岩等石材制作的磉盤,《營造法式》記載其離地高度需達到三寸(約10厘米),以隔絕地氣對木柱的侵蝕
  3. 藝術裝飾:明清官式建築中的磉盤常雕刻覆蓮、雲紋等圖案,故宮太和殿現存實例顯示其雕飾深度控制在5-8毫米,兼顧美觀與結構安全

據《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考證,磉盤形制曆經三個階段演變:

該構件至今仍應用于仿古建築修複工程,蘇州園林管理局2020年發布的《古建修繕技術規程》中,明确規定了磉盤石材抗壓強度不得低于60MPa的技術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磉盤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石制構件,主要用于木結構建築的柱子底部支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磉盤是柱下的石礅,通常安裝在台明(建築基座)的柱子位置,一部分埋于台基内,另一部分露出台明表面,露出的部分被稱為“古鏡”。

2. 結構與功能

3. 裝飾與文化意義
磉盤不僅是功能性構件,也反映了古代建築裝飾藝術。其形制、雕刻常與建築整體風格呼應,成為傳統建築美學的一部分。

4. 文獻記載
《五燈會元》中“口似磉盤”的比喻,側面印證了其在古代社會中的認知度。

磉盤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是中國古建築榫卯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體現了工匠對力學與美學的融合。

别人正在浏覽...

悲恸畢罷秉常不料不因不由不知痛癢察諒長年累月崇阜抽穗窗口蔥青寸縷道岔大雄佛東亳分鏡粉團輻辏高速鋼高義薄雲天關紐含垢包羞含蓄橫飲後夔幻數化易家邦監人熸煽襟帶勁急井市浄行掘柘詞恪守阃帥括借蠻氊謬説撓酒泥執竊視棋流湫凹糗芳趨衙讓退芟翦少參示飨説親死中求活田獲體解頭癬外奔危殆鄉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