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扞輔佐。 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流連六官,出入屏毗,無黨無讎,舉世莫疵。” 宋 曾鞏 《使相制》:“仕昔《大雅》所歌 成周 之盛, 呂侯 、 申伯 并為國藩, 休父 太師實将王旅,出入踐更之雖異,中外屏毗而則均。”
“屏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較為一緻,但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屏毗”指輔佐與保護,具體指在政治或事務中起到屏障、捍衛和支持的作用。其中“屏”意為遮蔽、保護,“毗”有輔助、連接之意,組合後強調通過輔佐實現保護。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韓愈、曾鞏的相關作品。
屏毗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屏"和"毗"兩個字組成。
屏:部首為屍,總筆畫為8。
毗:部首為比,總筆畫為9。
屏毗的來源比較複雜,既有文化上的意義,也有曆史上的淵源。在佛教中,屏毗是指保護、防衛的意思,用來象征佛法的守護者。
屏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屏闢」。
在古時候,屏毗的寫法有所變化。早期的漢字寫法為「屛毗」,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例句:
1. 他是這所寺廟的屏毗,負責保護佛法不被侵犯。
2. 屏毗的力量給予了他内心的平靜和勇氣。
組詞:
屏毗佛、屏毗菩薩、屏毗護法、屏毗守護
近義詞:
守護、保護、防衛、捍衛
反義詞:
破壞、攻擊、侵犯、抵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