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郎的意思、二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郎的解釋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 唐 白居易 《聞龜兒詠詩》詩:“憐渠已解詠詩章,搖膝支頤學二郎,莫學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

(2).即二郎神。 宋 洪邁 《夷堅支癸志·蔡七得銀器》:“偉丈夫者,俗所謂 二郎 是已。”《西遊記》第六回:“那大聖已至 灌江口 ,搖身一變,變作 二郎爺爺 的模樣。”《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道,湊成‘二郎遊五嶽’。 薛姨媽 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3).指 晉 杜轸 與 李骧 。《晉書·良吏傳·杜轸》:“﹝ 蜀郡 杜軫 ﹞累遷尚書郎……時 涪 人 李驤 亦為尚書郎,與 軫 齊名,每有論議,朝廷莫能踰之,號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穎 兄弟。《新唐書·儒學傳中·郎馀令》:“祖 穎 ,字 楚之 ,與兄 蔚之 俱有名。 隋 大業 中為尚書民曹郎, 蔚之 位左丞, 煬帝 語稱‘二郎’。”

(5).泛指子侄輩。 宋 劉克莊 《解連環·戊午生日》詞:“願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時來,二郎休作。”參見“ 二郎作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郎"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次的文化内涵和語義演變。根據權威詞典及文獻記載,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一、親屬稱謂體系 "二郎"最早見于古代宗法制度下的排行稱謂,專指家庭中次子。《漢語親屬稱謂大詞典》指出,這種"數字+郎"的命名方式盛行于宋元時期,如"大郎""三郎"等,既體現長幼秩序,又暗含社會身份标識。

二、神話形象溯源 道教神祇"二郎神"是該詞最具影響力的引申義。《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記載其原型可追溯至李冰次子李二郎,因輔助父親修築都江堰,宋代被敕封為"英烈昭惠靈顯仁佑王"。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将其塑造為三目執戟、嘯天犬隨侍的戰神形象,形成廣泛民間信仰。

三、曆史人物特指 《華陽國志·蜀志》證實,秦蜀郡守李冰治理水患時,"使其子二郎鑿山穿江",這位實際參與水利工程的曆史人物,成為後世川主信仰的重要載體。成都伏龍觀現存清代碑刻詳細記載了李二郎的治水功績。

四、方言語義分化 在晉語、吳語等方言區,"二郎"衍生出特殊含義。《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山西平遙方言中"二郎"指代襟兄弟,浙江紹興地區則用作對聰慧少年的戲稱,這種語義變遷體現了地域文化對詞彙的再造能力。

網絡擴展解釋

“二郎”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讀,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排行第二的男子
    指家庭或兄弟中排行第二的男性。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聞龜兒詠詩》中提到的“二郎”,即指次子。

  2. 神話人物“二郎神”
    即民間信仰中的二郎神,形象高大威猛,常與哮天犬相伴。宋代洪邁《夷堅支癸志》和《西遊記》均提及二郎神的相關傳說,如灌江口鎮守、力劈桃山等。

  3. 曆史人物組合

    • 晉代杜轸與李骧:兩人并稱“二郎”,見于《晉書·良吏傳》。
    • 唐代郎穎兄弟:以兄弟排行著稱。
  4. 泛指子侄輩
    在部分語境中可代指家族中的年輕後輩。

二、文化擴展

三、使用場景

以上内容整合自多來源,涵蓋曆史、文學及民俗層面,可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適用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梆子頭半上落下邊績超警乘桴浮海楚咻大門頭兒得仙釣戰低密對理鵝帖帆篷風吹雨打分赀閣束宮車遠馭谷口耕漢調二黃漢子黑月還書恢彉堅甲利刃賤咧咧兼宿奸險絞接解剖麻雀緊急措施錦軸九郡決死決嫌克絲渴賢可中肋脦林箊莅喪露影藏形愍書腦兒内監排頭兵破五砌合情賢屈豔班香三平麝牋神差鬼遣世口説得着速祿飒拉鎖須題扁挺節鄉壁邪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