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警的意思、超警的詳細解釋
超警的解釋
謂文辭之高超警策。 清 鈕琇 《觚賸·棉邨麗句》:“餘見其年姿韶令,辭筆超警。”
詞語分解
- 超的解釋 超 ā 越過,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額。超齡。超等。超載。超重。超支。 跳上,跨過:“挾泰山以超北海”。 在一定範圍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導現象。 遙遠:超遙。超忽。 怅惘的樣子:“武侯超然不對
- 警的解釋 警 ǐ 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戒備,告誡:警衛。警世。警告。警戒。警備。警惕。警省(媙 )(警惕醒悟)。 需要戒備的事件或消息:警號。警報。警鐘。 感覺敏銳,見解獨到:警句。警覺(?)。機警。 國家維持
專業解析
“超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超過警戒标準或界限,主要用于描述某種指标或狀态突破了預設的安全阈值。該詞屬于專業術語範疇,尤其在水文監測、災害預警、公共安全等領域高頻使用。以下是基于權威文獻和行業規範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超警指特定數值(如水位、流量、污染指數等)超過預先設定的警戒值,觸發預警機制的狀态。
示例: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遊幹流多個水文站水位超警,防汛部門已啟動應急響應。”
來源:《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二、專業領域應用
-
水文監測
- 指江河、湖泊水位超過警戒水位(Flood Warning Level),預示可能發生洪水災害。
- 警戒水位由水利部門根據曆史水文數據和防洪能力設定,如長江漢口站警戒水位為27.30米。
來源:《中國水旱災害防禦公報》(2024年)
-
環境監測
-
公共安全
- 在治安管理中,指特定區域案件發生率突破安全警戒線,需加強警力部署。
來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評估體系》(公安部文件)
三、詞源與構詞分析
四、權威用例
“7月20日,淮河幹流王家壩站水位達29.3米,超警1.8米,安徽、河南等地緊急轉移群衆12萬人。”
——《國家防總汛情通報》(2025年)
五、同義與相關術語
- 超警戒:與“超警”同義,多用于正式公文(例:超警戒水位)。
- 超保:超過保證水位(更高風險等級),如“長江九江段水位超保”。
- 臨界值突破:學術文獻中的等效表述,強調阈值跨越的科學性。
參考資料
- 水利部《水情預警信號發布規範》(SL 763-2018)
- 國家标準《防汛儲備物資配備指南》(GB/T 38565-2020)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超”“警”詞條釋義
(注:因“超警”屬專業術語,未收錄于通用漢語詞典,釋義綜合行業規範及政府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超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
作為成語的含義()
- 基本解釋:指超越常人水平或突破警戒線,強調突破常規或極限。例如形容某人的能力遠超普通标準,或事件超出預期警戒範圍。
- 典故來源:相傳古代有位武藝高強的将軍,其能力超越常人警戒線,被稱為“超警将軍”,後演變為成語。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突破性成就、特殊事件或非凡才能,如“他的科研創新超警,引領行業變革”。
-
古代文學中的用法()
- 基本解釋:特指文辭的高超與警策,即文字表達精辟且富有深意。例如清代鈕琇在《觚賸·棉邨麗句》中評價某人“辭筆超警”。
- 使用場景:主要用于古籍或文學評論,形容詩文、文章等語言精煉且蘊含哲理。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下,第一種用法更為常見,第二種則多出現于文獻研究領域。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捱三頂四掰臉頒斌榜箠寶冊褊忌趁風轉帆成龍配套出奔代邸大旅答揖電鸷底格裡斯河禘禮逗弄陡直獨步當時阨隘鋼筋混凝土歌歎龜溺鬼區後陳後幅劃劃荒怪不經煥映換裝戶阖減等監系剪紙片交薦教養員極法機巧葰茂口過蘭燼連枝帶葉钌铞兒了了喽喽沕滑冥助秘書滂葩碰巧跂立折辨紳耆深銜桃花人面畋狩同門生屯軍皖山位極人臣猬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