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須的意思、鎖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須的解釋

亦作“鏁須”。亦作“鏁鬚”。鎖簧,舊式鎖插入鎖身的部分。《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脩鍵閉” 鄭玄 注“鍵,牡;閉,牝也” 唐 孔穎達 疏:“凡鏁器入者謂之牡,受者謂之牝,若禽獸牡牝然……按《漢書·五行志》每雲牝飛及牝亡,謂失其鏁須,須則牡也。”


亦作“鏁鬚”。見“ 鎖須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鎖須”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鎖須(拼音:suǒ xū)指舊式鎖具中的鎖簧,即插入鎖身的關鍵部件。它通過機械結構控制鎖的開啟與閉合,類似于現代鎖芯的功能。

出處與文獻依據

  1. 《禮記·月令》中提到的“鍵閉”概念,漢代鄭玄注釋為“鍵為牡,閉為牝”,唐代孔穎達進一步解釋:“凡鎖器入者謂之牡,受者謂之牝”,并将“鎖須”與“牡”對應,說明其作為鎖具中凸起插入的部分。
  2. 《漢書·五行志》記載“牝飛及牝亡”,即指鎖須(牡)丢失導緻鎖失效的現象。

結構與功能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對傳統鎖具的研究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建議查閱《禮記》《漢書》原文或專業古代器物考據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鎖須

《鎖須》一詞是指人的胡須張開的樣子。其拆分部首為“钅”和“彐”,分别是金屬和豬首的意思。按照漢字的傳統筆畫順序,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詞源和繁體

《鎖須》一詞源于《莊子·天下篇》:“唯之與卯墠,鎖須而舌咤。”繁體字為「鎖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可能不同于現代字體。例如,在古籍《西溪詩稿》中,鎖須的“鎖”字是用“钅”和“鬼”的組合來表示,而“須”字是用“頁”和“目”的組合來表示。


例句

1. 他的鎖須下垂,使他看起來更加成熟。

2. 他經常修剪鎖須,以保持整潔的外觀。


組詞

1. 鎖骨:人體前胸部的一個部位。

2. 須知:指需要知道或要牢記的事情。

3. 骨須:指具有骨碌特征的須。


近義詞

1. 胡須:指男性臉上生長的以毛發為主的部分。

2. 胡子:指男性臉上的胡須。


反義詞

1. 光須:指沒有胡須、面龐光滑的狀态。

2. 無須:指沒有須子、胡子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