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寳的意思、二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寳的解釋

(1).指精美而為人寶愛的詩文與書法。《南史·謝靈運傳》:“ 靈運 詩書皆兼獨絶,每文竟,手自寫之, 文帝 稱為二寳。” 宋 歐陽修 《答杜相公惠詩》:“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奇。二寳将收傳百世,豈惟榮耀詫當時。”

(2).指 宋 胡伸 與 汪藻 。《宋史·文苑傳七·汪藻》:“ 徽宗 親製《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皆賡進,惟 藻 和篇,衆莫能及。時 胡伸 亦以文名,人為之語曰:‘ 江左 二寳, 胡伸 、 汪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寳"(èr bǎo)是一個相對生僻的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不常見。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和曆史文化背景來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指向:

  1. 指清代兩位著名書法家:錢沣與龔晴臯

    • 錢沣(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清代中期著名的書畫家、政治家。其書法以顔真卿為根基,兼學歐陽詢、褚遂良,并融入個人剛直不阿的性格特征,形成了骨力勁健、氣勢雄渾、方正莊嚴的獨特風格,尤以楷書和行書著稱,被譽為“顔體第一人”。他的書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 龔晴臯(1755—1831):名有融,字晴臯,號綏山樵子,四川巴縣人(今重慶)。清代乾嘉時期重要的書畫家。其書法風格獨特,個性鮮明,以行草見長,筆法奇崛縱逸,不拘一格,氣勢磅礴,有“字怪”之稱。他善于将繪畫的構圖和筆意融入書法,形成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藝術效果。
    • 合稱“二寳”:在清代書法史上,錢沣和龔晴臯因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常被後人并稱,尊為“二寳”。這個稱謂強調了他們在當時書壇的重要地位和藝術價值,如同珍寶(寳)一般珍貴。此用法多見于書法史論和地方文化研究中。
    • 來源參考:此釋義基于對清代書法史的研究。具體論述可參考相關書法史專著或地方志文獻,如《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劉恒著)或《重慶文化藝術志》中關于龔晴臯的章節,以及研究錢沣的專著如《錢南園研究》等。
  2. 佛教術語中“法寶”與“僧寶”的合稱

    • 在佛教中,“三寶”是一個核心概念,指佛寶(佛陀)、法寶(佛陀的教義)、僧寶(遵循教義的僧團)。
    • 法寶:指佛陀所宣說的教法、真理,即佛教的經典、教義。它是衆生解脫煩惱、證悟真理的依據。
    • 僧寶:指依佛法修行,傳承和弘揚佛法的出家僧衆團體。他們是佛法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 合稱“二寳”:有時在特定語境下(尤其在強調教法與實踐傳承時),會将“法寶”與“僧寶”并稱為“二寳”,意指佛法的教理體系及其傳承者。此用法相對“三寶”而言較少見,需根據具體經文或論述語境判斷。
    • 來源參考:此釋義源于佛教經典和術語。可查閱權威的佛教辭典或相關佛學著作進行印證,例如《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或《大正新修大藏經》中的相關經論。具體出處需視具體佛教文獻而定。

“二寳”一詞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具體含義需依據上下文确定。主要存在兩種解釋:

  1. 特指清代書法家錢沣與龔晴臯,是對這兩位藝術成就卓著、風格獨特的書法家的尊稱,喻其如珍寶。此釋義源于書法藝術史領域。
  2. 佛教術語中指“法寶”與“僧寶”,是“三寶”概念在特定語境下的分稱,強調佛法的教義及其傳承者。此釋義源于佛教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二寳”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指詩文與書法精品
    源自《南史·謝靈運傳》,南朝宋文帝曾稱贊謝靈運的詩文和書法為“二寳”,因其藝術造詣獨到。宋代歐陽修在《答杜相公惠詩》中也沿用此意,形容作品“精而勁”“老更奇”,并預言其将流傳百世。

  2. 指宋代文人胡伸與汪藻
    據《宋史·文苑傳》記載,汪藻因和詩徽宗《君臣慶會閣詩》而聞名,與胡伸并稱“江左二寳”。時人評價二人文采斐然,成為當時文壇的代表人物。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拔火罐兒被具辯護士不忌采席谄上抑下車龍敕答沖僻代庸打末當當電影院副王釜中魚幹竊過兒紅運華族節能雞鳴候旦謹默錦制卷揚蝌蚪文刲宰苦刻遼東歸鶴僚屬立制淪碎眇曼匹夫勇批購甹豐怯色其驗如響曲意迎合仁民愛物三貴桑蟃珊瑚頂山頭廷尉石碌式聞貪小失大套曲天畢天台外親内疏完熟猥廁味覽韋應物無取烏棗賢胄效試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