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眇曼的意思、眇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眇曼的解釋

美妙;柔美。 康有為 《<味梨集>序》:“爰暨晚 唐 ,合三五七言古律,增加附益,肉好眇曼,音節泠泠,俯仰進退,皆中乎《桑林》之舞、《經首》之會。” 張素 《無題》詩:“臨江早弄 漢臯 珠,眇曼風流曠世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眇曼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由“眇”與“曼”兩個語素構成,形容姿态輕盈柔美、聲音清遠悠揚或景物缥缈遼遠的狀态。以下是詳細釋義及典籍例證: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眇(miǎo)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一目小也”,引申為細微、高遠、幽微之意。
    • 文學引申:形容姿态輕盈纖弱,如《楚辭·九章·悲回風》"眇眇之默默"(王逸注:遠也);或指聲音清越,如《漢書·張衡傳》"眇曼哀鳴"(顔師古注:細聲也)。

      來源:《說文解字》《楚辭章句》《漢書注》

  2. 曼(màn)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引也”,指延展、柔美。
    • 文學引申:形容修長柔婉之态,如《楚辭·九章·抽思》"曼餘目以流觀"(洪興祖補注:長也);亦表聲音悠長,如《文選·洞箫賦》"曼聲哀啭"。

      來源:《說文解字》《楚辭補注》《文選》


二、合成詞“眇曼”的釋義

  1. 形容姿态輕盈柔美

    例證:《漢書·外戚傳》載李夫人“眇曼而增态”,顔師古注:“眇曼,纖靡也。”指舞姿纖柔曼妙。

    來源:《漢書·外戚傳》顔師古注

  2. 形容聲音清遠悠揚

    例證:張衡《思玄賦》“聆廣樂之九奏兮,眇曼衍而繹如”,描繪音樂缥缈連綿不絕。

    來源:《文選·思玄賦》李善注

  3. 形容景物遼遠缥缈

    例證:《後漢書·張衡傳》“眇曼天路之遐迥”,形容天際悠遠蒼茫。

    來源:《後漢書·張衡傳》


三、詞義辨析


四、權威典籍引用

  1. 《漢語大詞典》:

    釋“眇曼”為“輕盈柔美貌;悠揚婉轉聲”。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7卷頁1248

  2. 王念孫《廣雅疏證》:

    “眇之言渺也,曼之言延也,皆遠意。”

    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卷六上


五、使用場景建議

適用于古典文學、舞蹈音樂評論、山水詩文賞析等語境,如:

“敦煌壁畫飛天衣帶當風,其勢眇曼若雲中仙。”(描述舞姿)

“古琴餘韻眇曼,如松濤過耳。”(形容樂聲)

網絡擴展解釋

“眇曼”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詞義解析

2.文學用例

康有為在《<味梨集>序》中以“眇曼”形容音律與舞蹈的和諧美感,張素《無題》詩中則用“眇曼風流”贊頌人物風姿,可見其常用于描繪藝術或人物的優雅氣質。

3.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貞傍夫豹飾碧青澄漪塵累吹管刺涅賜賞挫西等流斷裳頓瞌睡剁斧二百二方潔翻轉奉喜該輔幹構拱手聽命怪僻郭家金穴畫稿胡敲郊祡交章解寃敬佩經意緊密忌時訣音菌芝賂贈南官南面稱孤腦後鬧銀泥螺秾密女直啪嚓品衡魄門牽裂衾寒枕冷涉池神鳳飾熊守辱送呈堂案徒河頽塞僞物污附毋何無頭鬼枭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