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孽的意思、口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孽的解釋

同“ 口業 ”。《紅樓夢》第一二○回:“所以 崔鶯 蘇小 ,無非仙子塵心; 宋玉 相如 ,大是文人口孽。” 吳梅 《讀尤西堂鈞天樂樂府》詩:“文人口孽在詞章,暮雨瀟瀟午夢堂。” 張天翼 《脊背與奶6*子》:“鎮上的人大家都談着一個新聞: 任三嫂 在 莊溪 。‘是不是她野老公那裡?’‘唔,還生了一個女兒哩,’低聲說。仿佛一說得大點兒就造了口孽似的。”參見“ 口業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口孽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口孽”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該詞讀音為kǒu niè,與“口業”同義,指因不當言語造成的罪過或業障。佛教語境中,“口業”是身、口、意三業之一,特指言語上的惡行()。

  2. 具體内涵

    • 佛教背景:在佛教觀念中,“口孽”對應四種惡業:
      • 妄語(虛假不實的話)、
      • 绮語(輕浮或淫穢的語言)、
      • 兩舌(挑撥離間)、
      • 惡口(粗言惡語)。
    • 世俗化引申:日常語境中,可泛指刻薄、傷人或不負責任的言論,如《紅樓夢》中“大是文人口孽”即批評文人輕率的言辭()。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警示慎言的重要性,例如:

    • 勸人避免惡語相向,如“積口德”;
    • 文學作品中諷刺言辭之過,如吳梅詩句“文人口孽在詞章”;
    • 宗教或道德教化場景,強調語言對自身福報的影響()。
  4. 文化意義
    該詞融合了佛教因果觀與儒家慎言傳統,反映了語言道德在中華文化中的深層重視。例如《文昌帝君戒口孽文》等文獻,均提倡通過淨化語言修養心性()。

口孽不僅是語言層面的過失,更關聯到道德與精神層面的修行。其核心在于提醒人們謹言慎行,避免因不當言辭對他人或自身造成傷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孽

《口孽》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言辭惡劣或有害的行為或言論。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和“孽”,它們的結構如下: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首次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年》中。在古代,它的寫法有一定的差異,通常為“口罪”或“谔谲”,其中“谔谲”是指言辭言語虛僞詭詐。

在繁體字中,“口孽”的寫法保持不變。而在現代簡化字中,“口孽”的寫法為“口孽”。

下面是一些使用“口孽”的句子:

  1. 他口口聲聲為人民着想,可實際上卻不過是在做口孽罷了。
  2. 這樣的言辭完全是無惡不作的口孽。

以下是一些與“口孽”相關的詞語:

綜上所述,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口孽”這個詞的意思、部首和筆畫拆分、來源、繁體字和古代漢字寫法,并且了解了一些與它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