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怠息的意思、怠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怠息的解釋

懈怠偷閑。《漢書·于定國傳》:“君相朕躬,不敢怠息,萬方之事,大録於君。” 唐 韓愈 《烏氏廟碑銘》:“四方其平,士有怠息,來覲來齋,以饋黍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怠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ài x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懶散懈怠、不勤奮努力 的狀态,通常用于形容人對工作、學習或責任敷衍塞責、偷懶放松的态度。這一成語由“怠慢”和“休息”組合演變而來,強調因懈怠而停止努力。

詳細解析

  1. 詞義演變
    最初見于古代文獻,如《漢書·于定國傳》中的“君相朕躬,不敢怠息”,以及唐代韓愈《烏氏廟碑銘》中的“四方其平,士有怠息”,均表示在職責或事務中松懈偷閑。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或勸誡場合,例如:

    • 描述工作中消極應付:“他整日怠息,導緻項目拖延。”
    • 勸人勤勉:“求學不可怠息,方能有成。”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懈怠、懶散、疏懶、敷衍
    • 反義詞:勤勉、勤奮、兢業、孜孜不倦

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怠息”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書面語或成語語境中。其含義與“怠惰”“松懈”相近,但更強調因懈怠而停止行動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怠息》的意思

《怠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懶散疲乏而停止活動。

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怠息》由“心”、“止”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0個筆畫。

三、來源

《怠息》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怠”字的本義為懶惰疲乏,在古代用作自我約束,避免過度休閑。而“息”字有停下、休息的意思,合起來即指因疲憊而停止活動。

四、繁體

《怠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態息”。

五、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怠字通常寫作“睇”,而息字則寫作“息”,合在一起的寫法為“睇息”,表示懶散疲乏并停止活動的意思。

六、例句

1. 他工作連續幾天,感到精疲力竭,無法繼續,隻好怠息一下。

2. 整天倚在沙發上,怠息無所事事,消磨着光陰。

3.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需要時不時地怠息放松,保持身心健康。

七、組詞

怠惰、怠慢、怠工、休息、疲乏

八、近義詞

停歇、休憩、放松

九、反義詞

努力、行動、奮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