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遷。亦指越等授官。《晉書·慕容暐載記》:“摧鋒陷鋭,宜論功超授。”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有能捉獲賊者,賜錢萬貫,仍加超授。” 清 薛福成 《<籌洋刍議>序》:“餘友 遵義 黎庶昌 蒓齋 以出使 西班牙 參贊,超授出使 日本 大臣。”
“超授”是古代官職制度中的術語,指超越常規等級授予官職,屬于破格提拔或越級晉升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超授”由“超”(超越)和“授”(授予)組成,字面意為“越級授予官職”。其核心特點是突破既有官階限制,常見于對功勳卓著者的特殊嘉獎。
破格性
不按常規晉升流程,直接跨越多個官階提拔。例如清代黎庶昌從西班牙參贊直接升任日本出使大臣,屬于典型超授案例。
功績導向
多用于獎勵戰功或突出貢獻。如《晉書》記載慕容暐主張“論功超授”,唐代韓愈也提到對捕賊有功者“加超授”。
制度例外
需經皇帝或中央特批,如宋代呂文德因戰功被“超授太尉”等高級職位。
現代語境中,“超授”一詞已罕用,但類似概念可見于特殊人才破格晉升制度。需注意其作為曆史詞彙的屬性,主要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場景。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晉書》、韓愈文集及清代文獻記載,具體案例可參考、4、5、8的原始出處。
《超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超越他人并賦予某種能力或知識。它可以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超越了其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超授》這個詞的部首是“走”,它的拆分部首是走字旁,而走字旁則屬于左右結構的部首。根據字底部的筆畫構造,它總共有10畫。
來源:《超授》一詞由“超”和“授”兩個字組成。其中,“超”表示超越、超過的意思;而“授”則表達賦予、傳授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超授”的含義。
繁體:《超授》的繁體字為「超授」,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依照古時候的字體書寫要求,字形會有所變化。然而,《超授》這個詞并沒有古代漢字寫法的明顯變化。
例句:1. 他的智慧和領導能力超授于我,使我受益匪淺。
2. 這位音樂家将他一生的心得和藝術境界超授給了他的學生。
組詞:超一躍、超凡入聖、超群絕倫等
近義詞:超越、勝過、高于
反義詞:追隨、落後、不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