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蛾綠的意思、蛾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蛾綠的解釋

(1).古代婦女畫眉用的青黑顔料。亦借指墨。 唐 顔師古 《大業拾遺記》:“ 絳仙 ( 吳絳仙 )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争效為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螺子黛五斛,號為蛾緑。” 宋 蘇轼 《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時聞五斛賜蛾緑,不惜千金求獺髓。”

(2).借指女子的眉毛。 宋 姜夔 《疏影》詞:“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緑。” 清 陳維崧 《東風齊着力·花朝》詞:“春困初濃,春愁難妥,又是花朝。蝦鬚半軸,蛾緑不曾描。”

(3).借指黛色的山。 唐 李賀 《蘭香神女廟》詩:“幽篁畫新粉,蛾緑橫曉門。” 宋 王易簡 《慶宮春·謝草窗惠詞卷》詞:“因君凝竚,依約 吳山 ,半痕蛾緑。”

(4).一種淡黃綠色。 陳炜谟 《狼筅将軍》:“無數的紙條:腥紅,豹黃,蛾綠,蟹青,鴉藍,鹭白,烏黑各種顔色,代表自由,平等,正義、人道,勇敢,冒險,進取各種精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蛾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美學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闡釋:

一、本義:古代女子畫眉的青黑色顔料

指一種從礦物(石黛)中提取的青黑色顔料,因色澤接近蠶蛾翅膀的暗綠光澤而得名。唐代女子盛行用此描畫細長如蛾須的眉形,故稱“蛾綠眉”。此義項見于《漢語大詞典》對“黛”的釋義關聯考證,印證其作為化妝品原料的實用屬性。

二、文學意象:女子眉黛的代稱

在詩詞中常借指女子秀美的眉毛。如李賀《惱公》中“新桂如蛾眉”,以“蛾綠”隱喻彎月狀眉形,《全唐詩》注疏将此意象與唐代仕女妝容習俗關聯。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蛾眉”亦屬同類表達,體現其作為古典文學中女性美的符號化特征。

三、色彩特征:青黑泛綠的獨特質感

從色彩學角度,“蛾綠”特指青黑色中透出微綠光澤的複合色調,接近礦物孔雀石(Malachite)的天然色澤。這種光學特性在《中國傳統色名考釋》中被歸入“黛色”色譜分支,其命名邏輯體現了古人觀察昆蟲羽翅結構與光線折射的細膩感知。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黛"字條
  2. 《全唐詩》李賀詩注(中華書局)
  3. 《中國礦物顔料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蛾綠”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一、古代婦女畫眉的顔料

指青黑色顔料,常用于描畫細長如蛾須的眉形,又稱“螺子黛”。唐代顔師古《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炀帝因宮女吳绛仙善畫蛾眉,特賜螺子黛并命名為“蛾綠”。宋代蘇轼《次韻答舒教授觀餘所藏墨》中“五斛賜蛾綠”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二、借代女子眉毛

因蛾眉常用青黛色描繪,故“蛾綠”成為女子眉毛的代稱。如姜夔《疏影》詞“飛近蛾綠”,即以梅花飄落眉間的意象暗喻女子妝容。

三、形容黛色山巒

唐宋詩詞中常以“蛾綠”比喻青翠山色。例如李賀《蘭香神女廟》中“蛾綠橫曉門”,描繪清晨山色如眉黛橫亘;王易簡《慶宮春》中“半痕蛾綠”則形容遠山輪廓。

四、指淡黃綠色

現代文學中擴展為顔色名稱,如陳炜谟《狼筅将軍》用“蛾綠”描述紙條顔色,屬淺綠偏黃的色調。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詩詞用例及現代文學拓展,若需查看具體文獻原文,可參考《大業拾遺記》《疏影》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抱粗腿跰跰豍豆毖甯不勝沉浮稱臣納貢癡妬醇酽蹙刺大牙多頭度恕二苑蕃滋豐洽奮力黼帷幹紀告個幺二三羔皮憾恚浩瀚皓首渾撥四霍然見任戒曙精雕細镂晶印籧筁犪牛窟居唠嗑愣愣瞌瞌霖漉龍廷漫兒明瓦民庭農士旁魄棄屣群厲扇舞殺青升霞十代冥王水陸道場死利宿怒宿醉貪垢吞噬五葷五色縷午陰顯比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