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首的意思、皓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首的解釋

[hoary head] 白頭,指老年

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後書書·呂強傳》

詳細解釋

白頭,白發。謂年老。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 唐 杜甫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向來皓首驚萬人,自倚紅顔能騎射。” 明 楊珽 《龍膏記·成隟》:“我 東山 虛為蒼生起,南浦終當皓首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皓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出處

  1. 文獻記載:

    • 《後漢書·呂強傳》:“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年輕時從軍,到年老才功成名就)。
    •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壯年出使,年老才歸)。
    •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中諸葛亮罵王朗:“皓首匹夫!蒼髯老賊!”。
  2. 構詞解析:
    “皓”意為潔白,“首”指頭部,合稱形容年老發白的狀态。


三、用法與搭配

  1. 常見搭配:

    • 皓首窮經:形容鑽研經典到老(如“他一生皓首窮經,終成一代大儒”)。
    • 龐眉皓首:眉毛花白、頭發雪白,指長壽老人(如“龐眉皓首的老者”)。
  2. 文化意象:
    常與“紅顔”對比,如俗語“清明不插柳,紅顔變皓首”,表達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四、近義詞與相關詞


五、權威性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後漢書》《三國演義》等典籍及現代詞典釋義,低權威性網頁(如-6)中重複或衍生内容已過濾。

網絡擴展解釋二

皓首的意思

皓首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表示頭發白得非常潔白,通常用來形容年紀老邁的人的頭發。

拆分部首和筆畫

皓首的部首是白(bái),由兩個筆畫構成。

源流

皓首的漢字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史記》一書中,形容趙高老去後頭發的顔色。

繁體

皓首的繁體寫法為皓首。

古代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爫首,表示頭發快要變白,白發即将生長。

例句

他年事已高,皓首如霜。

組詞

皓首發亮、皓首蒼顔、皓首如雪。

近義詞

白發蒼蒼、白發如霜。

反義詞

黑發飄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