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銜的意思、镝銜的詳細解釋
镝銜的解釋
馬口中的銜鐵。《淮南子·氾論訓》:“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樸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猶無鏑銜橜策錣而禦馯馬也。” 高誘 注:“鏑銜,口中央鐵,大如雞子中黃,所以制馬口也。”
詞語分解
- 镝的解釋 镝 (鏑) í 箭頭,亦指箭:鋒镝。鳴镝。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銜的解釋 銜 (銜) á 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銜枚。燕子銜泥。 含在心裡:銜恨。銜冤。銜恤(含哀,懷着憂傷)。銜戢(斂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銜命。 指前後相接:銜接。 職務和級别的名號:學銜
網絡擴展解釋
“镝銜”是古代禦馬器具中的一種,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定義:指馬口中的金屬銜鐵,用于控制馬匹行動。拼音為“dí xián”,注音為“ㄉㄧˊ ㄒㄧㄢˊ”。
功能與結構
- 用途:通過刺壓馬的口腔調節行進速度,尤其在緊急時能強制馬匹停止。
- 演變:西周早期在普通雙節銜上增設釘齒形成镝銜,後發展為鍊條式結構,節體更小且棘刺更細密。戰國中期還衍生出帶刺的“橛”(一種棒狀禦馬器)。
曆史與文化意義
- 起源:中國西周早期的雙節镝銜早于歐亞草原及近東地區同類器具,形制差異顯著,體現了古代中國在禦馬技術上的獨特性。
镝銜是古代馴馬、控馬的重要工具,兼具實用性和技術革新意義,反映了早期中國在軍事與交通領域的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镝銜(dí xiá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拆分部首是“钅”和“舌”,分别表示金屬和口腔。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特殊,它出自《左傳·僖公十八年》:“其銜以镝,箕子也。”這個詞在繁體字裡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一緻,都是“镝銜”。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是描述“金屬”和“口腔”的意思。這個詞的一個例句可以是:“他用镝銜來修理那塊金屬闆。” 組詞方面,镝銜這個詞沒有相關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詞語了。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類似的詞彙如“镝咬”或“镝咬合”來代替。反義詞方面,我無法給出直接的反義詞,因為镝銜是一個獨特的詞語,很難找到直接相反的詞彙。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