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春秋 齊 國歸父 高傒 兩守國重臣。《左傳·僖公十二年》:“王以上卿之禮饗 管仲 , 管仲 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 國 、 高 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 杜預 注:“ 國子 、 高子 ,天子所命為 齊 守臣,皆上卿也。”
“二守”是一個源自春秋時期的曆史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二守”指春秋時期齊國的兩位重要守臣國歸父和高傒(又稱國子、高子),他們由周天子直接任命,負責輔佐齊侯治理國家。
據《左傳·僖公十二年》記載,管仲曾對齊桓公提到:“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杜預注解稱,國子與高子是周天子任命的齊國上卿,代表王室監督諸侯國,地位顯赫。
需與“貳守”(指州府副職,如太守的副手)區分,二者雖讀音相同,但含義不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