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視叩拜。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崔無隱》:“以卑貧所係,是未獲省拜;故憑某以達信耳。”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六:“太史公夫人墳墓欲省拜,公文集當論次,此二事懸心腑間牢甚,必當一往。”
“省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省拜(拼音:shěng bài)指“省視叩拜”,即通過觀察、檢查(省視)後再行叩拜之禮,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尊長或重要事務的恭敬态度。
唐代例證
谷神子《博異志·崔無隱》中提到:“以卑貧所係,是未獲省拜;故憑某以達信耳。” 此處“省拜”指因身份卑微未能親自叩拜,需托人傳達敬意。
明代例證
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中寫道:“太史公夫人墳墓欲省拜,公文集當論次。” 此處指對先人墳墓的探視與祭拜。
現代漢語中,“省拜”已不常用,但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如學術研究、古文翻譯)中可能涉及。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博異志》《方孝孺文集》等文獻。
《省拜》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在古代對有威望或地位較高的人物所表示的敬重之詞,專指地位較高的長輩、官員、貴族等。
《省拜》這個詞由“立”部和“手”部組成。它由7畫構成。
《省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尊敬禮節。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地位高的人物表示敬意時,會行拜禮,稱之為《省拜》。繁體字為「省拜」。
在古時候,漢字《省拜》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寫法為「眚拜」或「省拜」。
1. 江湖中的掌門師傅,受到衆人的省拜。
2. 皇帝的貴族親屬經常受到大臣們的省拜。
1. 臣子、鞠躬、恭敬、禮節
2. 尊敬、敬意、膜拜、頂禮
尊敬、敬重、膜拜、尊重
輕視、忽略、無視、小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