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袒露上身,宰割牲畜。
“但割”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àn gē,其基本含義為“袒露上身,宰割牲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核心
“但”在此處通“袒”,指袒露身體;“割”指宰殺牲畜。整體指古代祭祀或儀式中,人們袒露上身進行宰牲的行為。
使用場景
多見于古漢語文獻,如《墨子·耕柱》中記載:“維人但割而正之”,此處“但割”即指袒臂割牲的禮儀動作。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儀詞彙,可參考《漢典》或古籍注疏類資料。
但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切割、割斷。
拆分部首和筆畫:但割是由“亻”和“刀”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8畫。
來源:但割的出處是《康熙字典》中的一種寫法,表示切斷或割裂的意思。
繁體:但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跟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但割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亻刀”的結構。
例句:他用刀将紙條但割成兩半。
組詞:但割的相關詞語包括割傷、割斷、割席、刀割、割裂等。
近義詞:割裂、切割、分割等。
反義詞:連接、連結、連接、連續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