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鈞德的意思、鈞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鈞德的解釋

謂功德相同。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故異孔而同歸,殊施而鈞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鈞德”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字源、構詞及典籍用例中綜合理解:

一、字義分解

  1. 鈞 (jūn):
    • 本義指制作陶器所用的轉輪,引申為調節、平衡的工具。《說文解字》:“鈞,三十斤也。”段玉裁注:“凡調和鼎俎、陶甄之事,功至鈞乃成。” 後衍生出平等、均同、權威(如“千鈞一發”)及敬辭(如“鈞裁”、“鈞鑒”)等義。
    • 在“鈞德”中,“鈞”取其均平、調和、大的核心意象。
  2. 德 (dé):
    • 本義指直行、升登。《說文解字》:“德,升也。” 核心含義指道德、品行、恩惠、善行。儒家思想中,“德”是個人修養與社會和諧的基石。

二、合成詞“鈞德”釋義 “鈞德”屬偏正結構,“鈞”修飾“德”。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

三、典籍例證與權威釋義 該詞屬古語,現代漢語使用極少,主要見于古代文獻:

  1. 《漢書·王莽傳中》:王莽在诏書中稱頌黃帝、虞舜等聖王“秉天德,蹈度,契皇意,通靈心,明上在,顧下情,承上帝,師四代,昭有德,發德聲,明德音,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隨後言:“昔帝堯禅位,帝舜承之,二聖相承,天下鹹服,盛德之隆,莫盛于斯。” 班固在總結王莽意圖時寫道:“莽意以為制定則天下自平,故銳思于地理,制禮作樂,講合《六經》之說。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民之急務。縣宰缺者,數年守兼,一切貪殘日甚。……” 其中關鍵句為:“故 莽誦六藝以文奸言,同歸殊途,俱用亡滅。” 雖未直接出現“鈞德”二字,但王莽标榜的“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及班固揭示其虛僞性,體現了“鈞德”所追求的普遍恩澤與實際政治的反差。

  2. 《漢語大詞典》(權威辭書)收錄“鈞德”詞條,釋義為:

    鈞德 (jūn dé):謂功德相同。

    • 此釋義側重于“鈞”的“等同、齊一”義,指德行或功業達到同等高度。
    •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可查閱該詞典紙質版或授權電子版(如漢典 部分收錄,需注意其引源)。

四、綜合理解 結合字義、構詞與典籍:

結論 “鈞德”意指均等普惠、崇高偉大的德行,尤指在上位者恩澤廣被、公正無私的品德,或指功德相侔。其詞義承載了中國古代對理想政治倫理的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鈞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功德相同”,主要用于描述不同個體或行為在功德層面的等同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考功名》:“故異孔而同歸,殊施而鈞德”,意指盡管方法或路徑不同,但最終達到的功德效果是相同的。

二、字義拆分

    • 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如“千鈞一發”;
    • 引申為敬辭(如“鈞座”),表達對尊長或上級的尊敬;
    • 另有制陶轉輪、樂調等含義,但在此詞中側重“等同”的抽象含義。
    • 指品行、道德(如“德高望重”);
    • 也包含恩惠、志向等含義,此處特指“功德”。

三、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典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研究或姓名學中(如取名寄托“品德高尚”的寓意)。

别人正在浏覽...

暗谷闇冥白舞傍貫並馳拆線汊流出倒垂釣邸報底作方字非為搞衛生垢翫官欠觀宇桂花糖過馬鴻俦夥賴護漁焦黃轎簾進口車埢垣俱盧洲椇枳鋸子抗辭爛銀盤冷露連疏嘹喨靈閨裡挑外撅眠床綿綿廟幄明命明憲魔星鬧天光叛反蟠虬毗陵谯呵祛邪日麗風和撒哈拉沙漠僧制稍物受耕沓嬲彤宮晩就為法自弊穩操左券五人墓小斧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