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 孔子 急于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唐 韓愈 《争臣論》:“自古聖人賢士……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 禹 過家門不入, 孔 席不暇暖,而 墨 突不得黔。”
“孔席不暖”是一個與孔子相關的成語,形容人四處奔波、忙于事務而不得休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字面意為“孔子的席子還未坐暖”,比喻為推行理想或完成事業而奔走忙碌,無暇停留休息。其典故源于孔子周遊列國時,每到一處宣講仁政思想,未等席子坐熱便趕往下一地,體現了他為傳道濟世殚精竭慮的精神。
成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意為孔子和墨子(“墨突不黔”指墨子家煙囪未熏黑便離開)均因忙于世事而無法安居。後世以此形容心懷天下、奔波勞碌的狀态。
“墨突不黔”常與之并列使用,均以曆史人物典故表達忙碌狀态。
如需更完整的來源信息,可參考《答賓戲》原文或成語詞典。
《孔席不暖》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感到寒冷、冷落或孤單,沒有受到溫暖和關愛。這個成語來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則故事。
《孔席不暖》由三個字組成,其中:
整個成語總共15個筆畫。
《孔席不暖》的繁體字為「孔席不暖」。
在古代,「孔席不暖」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在這個成語的标準寫法為上述所示。
1. 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孔席不暖。
2. 身處陌生國度,他感受到了孔席不暖。
與《孔席不暖》相關的組詞有:
與《孔席不暖》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與《孔席不暖》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