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的意思、寶應的詳細解釋
寶應的解釋
指河圖、洛書一類表示天命的祥瑞。 清 龔自珍 《壬癸之際胎觀第三》:“有天下,有大國。寶應出,福德聚,主天下。寶應不出,福德不聚,主大國。”
詞語分解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 應的解釋 應 (應) ī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坣 )。應有盡有。 回答:答應。喊他不應。應承。 隨,即:“桓督諸将周旋赴讨,應皆平定”。 姓。 當該 應 (應) ì 回答或隨聲相和:
網絡擴展解釋
“寶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綜合、、等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古代祥瑞象征
指河圖、洛書等預示天命的吉兆,最早見于清代龔自珍《壬癸之際胎觀》的記載。這類祥瑞被認為是政權正統性的象征,如:“寶應出,福德聚,主天下”。
二、江蘇省地名
即今揚州市寶應縣,名稱源自唐代年號“寶應”。據《元豐九域志》記載,該地因“勝寶應真”的傳說得名,寓意“風水寶地應得”。地理上以運河、湖泊著稱,如洪澤湖、高郵湖均在其境内。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将“寶應”拆解為“寶貴+應當”的成語,但該解釋未見于高權威史料。建議以祥瑞與地名為核心釋義,其他用法需結合具體文獻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應(bǎo y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宀(mián)和應(yìng)。寶應的筆畫數為12畫。
寶應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論語·陽貨》中的一句話:“寶
丘産何如?其為人也信。”在這裡,寶應意為“值得信任”或“可靠”。後來,寶應逐漸發展為“寶貴而合適的”、“值得珍視的”。
在繁體字中,寶應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不含有額外的繁體變體。
古時候的寶應,并沒有現代字體中的“寶”字。古代人常常使用“宀加申”,表示寶應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寶應的例句:
1. 這本書是我最寶應的禮物之一。
2. 他的朋友是他人生中最寶應的財富。
3. 這個決策對公司的未來十分寶應。
組詞方面,寶應可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如:“寶應如命”(指非常重視)、“寶應可貴”(指珍而重視)、“寶應之藏”(指重要的秘密)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可靠”、“可信”等詞語來替代寶應。
寶應的反義詞是“不寶應”或“不可靠”。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到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