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毗盧的意思、毗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毗盧的解釋

(1).佛名。 毗盧舍那 (亦譯作 毘盧遮那 )之省稱。即 大日如來 。一說,法身佛的通稱。 宋 蘇轍 《夜坐》詩:“知有 毗盧 一逕通,信腳直前無别巧。”

(2).見“ 毗盧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毗盧”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與佛教文化和地理名稱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佛教術語

  1. 基本含義
    “毗盧”是梵語“毗盧遮那”(Vairocana)的簡稱,意為“光明遍照”,象征佛的智慧如日光普照衆生。在佛教中,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被視為法身佛,代表宇宙的本體,是密宗最高階的佛之一。

  2. 地位與象征
    大乘佛教認為毗盧遮那佛是法、報、化三身中的法身佛,與釋迦牟尼佛的應化身相區别,強調其超越時空的永恒性。例如,宋代蘇轍的詩句“知有毗盧一逕通”便暗喻佛法的普世性。

二、地理名稱

四川省泸州市泸縣有一個名為“毗盧”的小鎮,毗鄰重慶永川、榮昌地區。該地可能因佛教文化影響而得名。

三、其他解釋

部分詞典提到“毗盧”可表示“相互依存的關系”(如形容人際密切關聯),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見于高權威性佛教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用。

四、文化關聯

中國多地建有“毗盧寺”,如南京毗盧寺,這類寺廟通常以供奉毗盧遮那佛為核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術語或地名淵源,可參考權威佛教典籍或地方志(如來源1、4、7)。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毗盧》的意思

《毗盧》是一個漢字詞語,原意為寶座、禦座。在現代漢語中,它也可以指代帝王的座位或位高權重的地位。此外,《毗盧》也可以引申為地位高貴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毗盧》的部首是毛字旁,拆分之後的筆畫是10畫。

來源

《毗盧》一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可追溯到《說文解字》。它是根據字義的變遷和發展而形成的漢字,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人們所采用和使用。

繁體

《毗盧》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毘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法中,《毗盧》的寫法有時會有所變化,不過總體來說,其基本結構并未改變。

例句

1. 他坐在金毗盧上,顯現出了他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地位。

2. 皇帝下了禦旨,将他封為毗盧,賜予他最高的榮耀。

3. 她出身低微卻心高氣傲,總是給人一種毗盧的感覺。

組詞

1. 毗鄰(pí lín):相鄰,緊挨着。

2. 毗連(pí lián):貼近,緊密相連。

3. 毗散(pí sàn):散失,四散。

近義詞

近義詞:寶座、禦座、寶位、王位

反義詞

反義詞:卑座、下位、卑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