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污卑的意思、污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污卑的解釋

卑污。謂品行卑劣,心地肮髒。《三國志·吳志·張溫傳》:“其居位貪鄙,志節污卑者,皆以軍吏,置營府以處之。”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還廬陵序》:“彼搖奪於利欲,漸瀆於污卑者,皆無得於道而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污卑"是由"污"與"卑"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中主要包含兩重核心語義。《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将其定義為"污穢卑劣",特指道德層面的低劣狀态。該詞屬于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人性或行為的雙重缺陷。

從語素構成分析:"污"原指液體渾濁,《說文解字》釋為"濁水不流",後引申為道德玷污,《尚書·胤征》有"舊染污俗"之說;"卑"本義為地位低下,《禮記·中庸》載"譬如登高必自卑",經語義演化獲得品德低劣的引申義,《韓非子·有度》中"卑主之名以顯其身"即為此類用法。

在文獻使用層面,明代張居正《答南台谏》"毋自處于污卑"的用法,體現了該詞對人格雙維度貶損的特征。現代漢語中常見于學術論著對負面社會現象的批判,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詞條注釋中強調其兼具"肮髒"與"卑劣"的雙重屬性。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使用頻率在現代漢語中呈下降趨勢,多被"卑鄙""龌龊"等近義詞替代,但在特定語境下仍具有強調雙重貶義色彩的修辭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污卑”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或道德低下,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2.字義分解

3.近義詞與用法

4.語境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明史》等古籍,或查閱詞典來源(如滬江詞典、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北拳筆乘避賢不定期長主春日春眼榱橑逮坐鳏鳏海藍含冤懷矜恢廓界标九光履救災恤患駿骥課式兩閨連綿起伏狸德龍夜鹿盧蹻陸羽井緑沈名揚天下穆肅耐熱齧龁逆勞排衙欠條親隨取涼敺養榮行揉雜睿資山林時難守待水狀元舒舒送祟夙素挺起圖畫頹幽兔影王田婉娈無煩吾家龍文屋烏之愛五鹽項日感夢小星下走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