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餘音缭繞而相擊。《文選·王褒<洞箫賦>》:“聯緜漂撇,生微風兮。” 李善 注:“漂撆,餘響少騰相擊之貌。”
“漂撇”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和來源進行區分:
基本解釋
拼音為piāo piě,形容聲音餘音缭繞、相互碰撞的意境,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文選·王褒〈洞箫賦〉》中“聯緜漂撇,生微風兮”,李善注解為“餘響少騰相擊之貌”。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繪音樂、自然聲響的悠揚與回旋,強調聲音的綿延與碰撞感。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漂撇”在閩南語中有“潇灑”之意,或形容穿着時髦、行為灑脫,甚至略帶輕浮。例如:
《漂撇》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指輕飄的樣子或者漂亮的舉動。
《漂撇》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17畫。
《漂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詩經·齊風·碑》:“漂采在邑,心之憂矣。”
《漂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漂撇」。
古代漢字《漂撇》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改變。
1. 她一身輕紗,走起路來十分漂撇。
2. 這個花園的設計非常漂撇,令人驚歎。
漂浮、漂亮、漂移、撇開、撇棄、撇清
飄逸、優美、輕盈、秀麗
沉重、笨重、丑陋、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