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鈎的意思、投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鈎的解釋

(1).猶拈阄。《荀子·君道》:“探籌投鉤者,所以為公也;上好曲私,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偏。”《東觀漢記·甄宇傳》:“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稱分其肉, 宇 曰不可。又欲投鉤, 宇 復恥之。 宇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争訟。” 唐 皮日休 《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詩:“投鉤列坐圍華燭,格簺分朋占靚妝。” 章炳麟 《************解》:“情僞不知,利病不審,坐而論道則勿能,縱令隨衆予奪,亦與投鉤何異?”

(2).投下魚鈎。《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傅毅 《七激》:“綸不虛出,矢不徒降;投鉤必獲,控弦加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投鈎”一詞在中文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拈阄(抽籤/抓阄)
    指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決定事務分配或選擇,體現公平性。例如:

    • 《荀子·君道》提到:“探籌投鈎者,所以為公也”,強調其作為公正手段的作用。
    • 《東觀漢記·甄宇傳》記載學者通過“投鈎”分羊肉,後因甄宇謙讓而終止争議。
  2. 投下魚鈎(字面動作)
    指釣魚時抛擲魚鈎的行為。例如:

    • 漢代傅毅的《七激》描述:“投鉤必獲,控弦加雙”,展現精準的捕魚技巧。

二、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資料(如)提到“投鈎”作為成語的比喻義,形容“用不正當手段謀利”。但此釋義未被多數權威來源廣泛收錄,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用法。

三、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鈎的含義

投鈎是一個成語,指的是用心計去引誘、誘使别人入彀,從而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投鈎的部首是鈎,筆畫數為12。

來源

投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文是“吳起将兵于外,成侯弗言之也,曰:‘懼其成乎哉?’曰:‘不敢辭也。臣聞人将見其親而問其疾者,必投醫鄉之,雖不能已,猶為之治也。夫将兵於外,不可以累于聞蔡能,臣故投鈎睢水,使公殺之。’”

繁體字

投鉤

古時候漢字寫法

投鈎的古字形是“鈎”和“匡”的合體,形狀像是一個上鈎的形狀。

例句

他利用投鈎的手段,成功地将對方誘騙進了圈套。

組詞

投機、投資、投降、投票

近義詞

設陷、設圈套、引誘、誘惑

反義詞

揭露、揭發、揭開、拆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