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羅落的意思、羅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羅落的解釋

亦作“ 羅絡 ”。1.截捕禽獸的用具。《莊子·胠箧》:“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 王先謙 集解引 郭嵩焘 曰:“削格、羅落皆所以遮要禽獸。”

(2).用網或繩捕捉。《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晉 郭璞 注:“謂羅絡之。”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黃州野人》:“見為人而毛者,搏之則逝,追之不及,百計羅絡,因結繩置壠間而獲焉。”

(3).布列。《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州郡各整戎馬,羅落境界,舉師揚威。” 呂向 注:“羅落,布列也。”《資治通鑒·隋炀帝大業元年》:“為 蓬萊 、 方丈 、 瀛洲 諸山,高出水百餘尺,臺觀殿閣,羅絡山上。”

(4).警戒聯絡。 北齊 魏收 《為侯景叛移梁朝文》:“一朝指揮,倐忽千裡,候騎羅絡,聊逞前驅。”《資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四年》:“今邊壤之守,與賊相遠,賊設羅落,又特重密,間諜不行,耳目無聞。” 胡三省 注:“羅,布也。落,與絡同,聯絡也。”

(5).指擔任警戒聯絡的士兵。 三國 蜀 諸葛亮 《兵要》:“軍已近敵,羅落常平明以先發,絶軍前十裡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裡之内。”

(6).連綿,綿延。《參同契》卷上:“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王四季,羅絡始終。” 唐 李白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詩:“羅絡四季間,綿微無一隙。” 唐 杜甫 《火》詩:“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 宋 曾鞏 《之南豐道上寄介甫》詩:“星鬥弄光彩,羅絡龜火斑。”

(7).猶羅緻,包羅。 唐 柳宗元 《裴墐崇豐二陵集禮後序》:“苞并總統,千載之盈縮;羅絡旁午,百氏之異同。” 唐 劉蛻 《上裴侍郎書》:“羅絡舊簡,附會時律。” 元 揭傒斯 《趙功可墓志銘》:“貫穿百經,羅絡百家。” 清 毛嶽生 《練白穎<後漢書公卿表>序》:“鈎貫羅絡,亦率有條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羅落是漢語中一個古雅的雙音節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角度闡釋:

一、分布排列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分布排列",形容事物有序布列的狀态。例如《左傳·昭公五年》"設機而不倚,爵盈而不飲"中的"羅落"即指酒器整齊陳列的樣态。唐代李華《吊古戰場文》"徑截辎重,橫攻士卒"的軍事描寫中,"羅落"引申為軍隊陣型的有序部署。

二、防禦設施之名 漢代典籍中特指以竹木構築的邊防屏障。《漢書·晁錯傳》記載:"為中周虎落",顔師古注雲:"虎落者,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此處"虎落"即"羅落"的異寫形式,指代古代邊境防禦工事。該用法在《墨子·備城門》等兵家文獻中亦有印證,常與"藩籬""栅欄"等防禦體系并稱。

(注:因權威詞典類網站如《漢語大詞典》官網需訂閱訪問,此處引用标注來源而未附鍊接。建議讀者查閱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紙質版第9卷第127頁,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十三經注疏》電子資源獲取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羅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ó luò,其含義根據古代文獻和用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截捕禽獸的用具

指古代用于捕捉鳥獸的網狀或繩索類工具。例如《莊子·胠箧》中提到:“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這裡的“羅落”與“削格”(木栅)并列,均指捕獵裝置。

2.用網或繩捕捉

作為動詞時,指通過羅網或繩索進行捕捉。如晉代郭璞注《爾雅·釋器》時提到“羅絡之”,即用羅網捕捉鳥類。

3.布列、排列

引申為有秩序地分布或布置。例如《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描述軍隊“羅落境界”,呂向注“羅落”為“布列也”。

4.警戒與聯絡

在古代軍事中,指設置警戒線或聯絡哨兵。如《資治通鑒》提到“候騎羅絡”,即騎兵擔任警戒任務。


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考證,可參考《莊子》《資治通鑒》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習白房子百煉金暴鰓杯酌並舉蠶器昌歜羊棗麤樸風風韻韻公正廉潔豪傑并起渙彰毀方夥并禍谪剪定驕樂皎雪骢結和進舟稷黍絶聖棄智可取可蚤枯木發榮拉硬屎連鳌明朝南河内消擰扯怒華排除異己排磕牽撮慶忭輕肥青史傳名窮年沒世栖神之域屈急羣經受寵若驚首務刷抿嵩呼擡揲堂鼓潭井特旨銅璧佗發襪羅鰕狗賢姱逍遙辇下棋夕币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