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补定的意思、补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补定的解释

(1).补充订立。《晋书·礼志上》:“又以《丧服》最多疑闕,宜见补定。”

(2).见“ 补绽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补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补(補)

    • 本义:修补衣物缺损,引申为填补空缺、修正不足。《说文解字》:“补,完衣也。”
    • 扩展义:补充缺失、弥补疏漏(如“补漏”“补遗”)。
    • 本义:安定、稳固,引申为确定、规定。《说文解字》:“定,安也。”
    • 扩展义:制定、裁定(如“定稿”“定规”)。

合成词“补定”:指对已有事物进行补充修订并最终确定,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并形成定本。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释义

  1. 《宋史·职官志》

    记载宋代官制修订时提到:“诏大臣补定役法。”此处指补充修订徭役法规并最终确立。参见《宋史》卷一百七十七(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补定”为动词,释义:“补充修订,使成定本。” 例如清代文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补定条例”即指完善规章。参见《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1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辞源》考释

    指出“补定”属文言复合词,多用于典章制度、文献典籍的修订过程,如明代《永乐大典》编纂需“补定讹误”。参见《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第2456页(商务印书馆)。


三、现代应用提示

现代汉语中,“补定”已被“修订”“增订”“核定”等词替代,但仍见于古籍研究、历史文献领域。例如:

“课题组对出土竹简进行考释,补定残缺条文。”

此处延续古义,指补充残缺内容并形成定稿。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及经典史籍用例,符合学术规范。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上述工具书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补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补充订立

指对已有的协议、制度或条文进行补充或修订,使其更完善或明确。例如古代文献中提到的“补定《丧服》”即指对礼制内容的补充完善。该用法常见于法律、规章或正式文书的修订场景。

二、同“补绽”

部分文献(如《晋书》)提到“补定”与“补绽”相通,但“补绽”通常指衣物修补,此处可能引申为对事物的修补或填补漏洞。不过这一用法较为罕见,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八叉半産北马惨域初生犊儿不怕虎出尊村倈大车以载大戛端劲多义词堕指方枘圆凿梵像奉访公称果就过杀哄腾箭书芥视介物津寄九绝兽懒懒连状礼忏灵匮礼饩鹿树庙器捺钵破故纸溥大普屯搴芳齐头并进全个三媒六证森爽上樽慎辞深奸巨猾沈诗任笔试炼室如悬磬厮帮四合院儿佗方天笑通美推委拖泥带水卧冰骛神五孝相貌闲簉小豪枭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