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馴的意思、教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馴的解釋

(1).教訓。《墨子·兼愛中》:“昔 越王 勾踐 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 孫诒讓 間诂:“馴讀為訓。”《史記·孝文本紀》:“今列侯多居 長安 ,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

(2).訓練。《漢書·公孫弘傳》:“夫虎豹馬牛,禽獸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馴服習之,至可牽持駕服,唯人之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教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側重于通過教導、訓練使人或動物順從、適應規範。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通過教育、訓練等手段,使對象(人或動物)逐漸順從、馴服或適應某種規範或要求。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教馴"條目釋為"教養使之馴服"。

示例:

《史記·秦本紀》:"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其中"馴服"即蘊含教化馴導之意(《漢語大詞典》引例)。

二、用法與特征

  1. 對象廣泛:既可用于教化人類(如孩童、民衆),亦適用于馴化動物。

    《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體現古代教化思想(《辭源》"教"字條)。

  2. 過程性:強調循序漸進的教育引導,非強制服從。

    《說文解字》:"馴,馬順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順之稱",體現馴化本質(中華書局版《說文解字注》)。

三、古今演變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後世逐漸被"教化""馴化""訓練"等替代。現代漢語中僅存于古籍或特定學術語境,如訓诂學、動物行為學研究(《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附: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第三版)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本)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二版)

網絡擴展解釋

“教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教訓
    指通過教導、告誡使人改正錯誤或規範行為,如《墨子·兼愛中》中記載越王勾踐“教馴其臣”以培養忠勇精神。

  2. 訓練
    強調通過系統化的方法使對象(人或動物)服從或掌握技能。《漢書·公孫弘傳》提到虎豹馬牛“教馴服習之”後可為人類所用。

二、詞源與用法

三、現代演變

當代漢語中,“教馴”一詞已較少使用,其含義被“教訓”“訓練”等現代詞彙取代。但通過古籍仍可窺見古代對教育馴化的重視,尤其是人與動物關系中的馴服智慧。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案例,可參考《墨子》《漢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襃重碑池搏撠布道朝處侈質疇官單家疊暴冬鼓洞天聖酒将軍杜霸獨樂園迩僚绯魚風顛封檢黼文腹議公養洪水猛獸化土卉裘簡傲絶俗接茬兒金城桃酒床訣别絶域克敏攔路搶劫連窩端籠籞祿隱馬酮面向過程的語言黏留沛發頗回七大确定遶萦宂賦弱弟桑蠶絲善善惡惡擅室稍安毋躁深求十六衛疏道順時蜀叟鐵線統觀同旅仙鶴閑食小爐兒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