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功頌德的石碑。 唐 張說 《唐故處士河南元公碣銘》:“表建豐碣,追揚茷塵。” 宋 蘇轍 《滕王閣》詩:“驕王應笑 滕 ,狂客亦憐 勃 。萬錢罄一飯,千金賣豐碣。” 清 朱彜尊 《表忠觀》詩:“罷聽緩歌歸夜月,獨存豐碣對閒扉。”
“豐碣”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豐碣”指用于紀念功績、頌揚德行的石碑。其中“豐”有“豐偉、盛大”之意,“碣”指圓頂的石碑(與方頂的“碑”有别),合稱強調石碑的紀念性和莊嚴性。
多用于古代文學或碑銘文獻中,具有鮮明的古典色彩,現代使用較少。例如宋代王奕《書趙忠靖公祠堂》中“摩挲豐碣重潸然”,表現對先賢的追思。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背景,可參考《全唐詩》《宋詩鈔》等文獻。
《豐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盛大的建築或者巍峨的高牆。
《豐碣》的部首是“石”(石字旁),由13個筆畫組成。
《豐碣》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據說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時期的文獻中。
《豐碣》的繁體字為「豐碣」。
在古代,有關《豐碣》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信息暫無記錄。
1. 那座豐碣高聳入雲,宏偉壯觀。
2. 這座大殿真是一座豐碣,古老而莊嚴。
1. 豐碑:指高大宏偉的紀念性建築。
2. 碣石:指用于界定土地邊界或刻有文字的石碑。
豐碣沒有嚴格的近義詞,但是可以用一些形容詞來表示類似的意思,如雄偉、宏偉、壯觀等。
反義詞可以是“矮牆”或者“小屋”,用來形容相對低矮或者不起眼的建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