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樽酒。《詩·豳風·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毛 傳:“兩樽曰朋。”
(2).謂親友聚飲。《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
“朋酒”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源自《詩經·豳風·七月》中的“朋酒斯饗,曰殺羔羊”,其中“朋”指兩樽酒。古代禮儀中常用“朋酒”指代成對的酒器或雙份酒,用于祭祀或宴飨場合。
後引申為親友相聚飲酒的行為,強調社交與情誼。例如《晉書·陶潛傳》記載陶潛“每朋酒之會,則撫琴和之”,描繪了文人雅士以酒會友的場景。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詩經》《晉書》等文獻及多部詞典釋義,完整出處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辭書。
《朋酒》是一個中國成語,意為與朋友共同飲酒。這裡的“朋酒”指的是與朋友一起喝酒的場景,代表着友誼和歡樂。
《朋酒》的拆分部首是月和酉,其中“月”是左邊的部首。“朋酒”共有9畫。
《朋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一首名為《闆》的詩中。詩中描寫了朋友慶祝豐收,共同飲酒的情景。
《朋酒》的繁體字為「朋酒」,與簡體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朋酒」的寫法為「朋酉」。酉是古代的一個象形字,表示酒器。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有所記載。
1. 今天晚上,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朋酒,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2. 他們邀請我去朋酒,我感到非常榮幸。
3. 朋酒之後,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
朋友、酒宴、歡樂、款待、飲酒、暢談
共飲、同飲、同歡
獨飲、孤酒、寂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