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停泊時沉落水中以穩定船身的鐵塊。
“鐵碇”是一個中文詞彙,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較為一緻,但存在字面含義和比喻義的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鐵碇(tiě dìng)指船隻停泊時用于固定船身的鐵制重物,類似于錨的作用。其功能是通過沉入水底來穩定船體,防止漂流()。例如元代宋旡《鲸背吟·抛碇》中提到的“千斤鐵碇系船頭”,即描述此用途。
部分低權威性來源(如)提到“鐵碇”可比喻堅定不移、穩固可靠的品質,将“鐵”的堅固與“碇”的錨定功能結合,引申為事物或人的穩定性。但需注意,這一比喻義在經典文獻和權威詞典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地域性或非主流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航海文獻。
鐵碇(tiě dīng)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鐵指的是一種金屬材料,碇是指用于系船的錨。因此,鐵碇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用鐵制成的錨,用以固定船隻的工具。
鐵碇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鐵(金屬)的部首是金,它的總筆畫數為5畫;碇(錨)的部首是石,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鐵碇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船隻主要使用木質錨,隨着技術的發展,逐漸開始使用金屬材料制成的錨,即鐵碇。
在繁體字中,鐵碇可以寫成「鐵碇」。
古時漢字寫法中,鐵字的舊體是「鐵」,碇字的舊體是「釘」。
例句:漁民們在港口投下了鐵碇,确保船隻在海風中保持穩定。
組詞:鐵錨、錨泊、船舶、港口、海風。
近義詞:鐵錨、鐵錨石。
反義詞:塑料碇、木碇。
以上是關于鐵碇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