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以升”是中國近代著名橋梁專家、土木工程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名字,并非普通詞彙。以下是對其人物生平及成就的詳細說明:
一、人物簡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他是中國現代橋梁工程的重要奠基人, 擁有多重身份: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并曾任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等職。
二、重要貢獻
錢塘江大橋
1933-1937年主持設計建造中國首座現代化鐵路公路兩用橋。他創新采用“射水法”“沉箱法”等技術突破地質難題,僅用2年半完成建設,打破外國技術壟斷。抗戰期間為阻日軍炸毀大橋,勝利後又主持修複。
武漢長江大橋
新中國成立後擔任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參與首座長江大橋建設,奠定中國現代橋梁技術基礎。
學術成就
1919年博士論文《框架結構的次應力》提出“茅氏定律”;主編《中國古代橋梁技術史》,推動土力學學科發展。
三、教育與社會影響
曾擔任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校長,倡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理念。晚年投身科普,出版《茅以升科普創作選集》,培養大批工程人才。
四、榮譽與紀念
被譽為“中國橋梁之父”,曾獲康奈爾大學“斐蒂士”獎章。國内多所高校設有“茅以升班”或獎學金紀念其貢獻。
注:若您誤将“茅以升”理解為其他詞彙,可能源于低權威網頁的誤讀,建議以權威史料為準。
“茅以升”是一個由2個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分别介紹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茅(máo)的意思是一種具有茅草形狀的植物,也可以指茅草本身。茅字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加上冒。茅字共有8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人用來蓋房屋的一種材料。在繁體字中,茅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茅字在古代有許多字形的變化,如“芼”、“苗”等。
例句:茅屋深深地融入了鄉村的風景中。
以升(yǐ shēng)的意思是用升作為計量單位。以字的部首是人,升字的部首是義,以升共有7個筆畫。升是古代中國的容量單位,現在已經被升換成了升,但仍然用于一些固定短語中。升也可以表示向上、上升、提升等含義。
例句:請用升來量一下這瓶飲料。
茅屋、茅舍、茅廁、茅台、升級、升降、提升。
茅屋 - 茅舍
升級 - 提升
茅屋 - 樓房
升級 - 降級
茅以升為兩個詞語的組合,表達了一種用茅草做房屋并且采用升作為計量單位的意思。希望上述解釋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