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糈的意思、俸糈的詳細解釋
俸糈的解釋
糈,米。古代或用糧米支給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祿。 清 王韬 《代上馮太守書》:“當其任者重俸糈,專其事權。” 鄭觀應 《盛世危言·吏治上》:“俸糈優厚,人無内顧之憂;職任精專,事有難寬之責。”
詞語分解
- 俸的解釋 俸 è 官員等所得的薪金:俸祿。薪俸。俸給(?)。俸金。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糈的解釋 糈 ǔ 糧:饷糈。 精米,古代用以祭神。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俸糈”是一個漢語曆史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
字義分解
- 俸(fèng):指官員或公職人員的薪金,如“俸祿”。
- 糈(xǔ):本義為精細的米,引申為糧食。古代常以糧食作為俸祿的支付形式。
-
詞義解釋
“俸糈”合指以糧米形式發放的俸祿。古代官員的俸祿不僅包含貨币,還可能包括谷物、布匹等實物,而“俸糈”特指其中的米糧部分。
-
引證與用法
- 清代王韬在《代上馮太守書》中提到:“當其任者重俸糈,專其事權”,強調官員俸祿與其職權的關系。
-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上》寫道:“俸糈優厚,人無内顧之憂”,說明俸祿優厚可減少官員的後顧之憂。
-
曆史背景
古代俸祿制度中,實物發放(如米、布)是常見形式,尤其在貨币經濟不發達的時期。以“糈”代俸體現了農業社會的基本經濟形态。
“俸糈”是古代官員俸祿的組成部分,以糧食(米)為支付形式,屬于曆史詞彙,現代已極少使用,多見于文獻或研究性文本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俸糈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俸糈(fèng xǔ)的意思是指官員的薪水和糧食。該詞的拆分部首是“亻”和“米”,具有10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是皇帝按照官員等級給予的薪俸和糧食的總稱。
俸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餉」。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意思仍然相似,即官員的薪饷和糧食。
以下是一個關于俸糈的例句:他因為在朝廷中做了多年官員,終于享受到了豐厚的俸糈待遇。
與俸糈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俸祿”(官員的待遇)、“薪火”(薪水的來源)等。
俸糈的近義詞可以是“俸給”、“饷銀”等詞語,它們都意味着官員的薪饷和福利。而反義詞可以是“失業”、“貧困”等詞語,意味着沒有工作或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