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樽酒。《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毛 传:“两樽曰朋。”
(2).谓亲友聚饮。《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朋酒”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及用法:
源自《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朋酒斯饗,曰杀羔羊”,其中“朋”指两樽酒。古代礼仪中常用“朋酒”指代成对的酒器或双份酒,用于祭祀或宴飨场合。
后引申为亲友相聚饮酒的行为,强调社交与情谊。例如《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潜“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描绘了文人雅士以酒会友的场景。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诗经》《晋书》等文献及多部词典释义,完整出处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辞书。
《朋酒》是一个中国成语,意为与朋友共同饮酒。这里的“朋酒”指的是与朋友一起喝酒的场景,代表着友谊和欢乐。
《朋酒》的拆分部首是月和酉,其中“月”是左边的部首。“朋酒”共有9画。
《朋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一首名为《板》的诗中。诗中描写了朋友庆祝丰收,共同饮酒的情景。
《朋酒》的繁体字为「朋酒」,与简体字形式相同。
在古代,「朋酒」的写法为「朋酉」。酉是古代的一个象形字,表示酒器。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
1. 今天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朋酒,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2. 他们邀请我去朋酒,我感到非常荣幸。
3. 朋酒之后,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朋友、酒宴、欢乐、款待、饮酒、畅谈
共饮、同饮、同欢
独饮、孤酒、寂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