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牽動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體。語本《莊子·讓王》:“ 曾子 居 衞 ……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絶纓,捉襟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唐 王維 《送鄭五赴任新都序》:“牽衣肘見,步雪履穿。”
“牽衣肘見”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拼音:qiān yī zhǒu jiàn
字面意思:牽動衣襟時,胳膊肘便露出來。
引申義:形容衣服破爛、生活貧困,連基本衣着都難以遮掩身體()。
源自《莊子·讓王》篇,記載曾子(曾參)在衛國時的貧困生活:
“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絕纓,捉襟而肘見,納屦而踵決。”
(意為:曾子窮得三天不生火做飯,十年未做新衣,整理帽子會拉斷系帶,一扯衣襟就露出手肘,穿鞋則腳跟外露。)
《牽衣肘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緊緊扶住一人的衣袖,以方便一起看見某件事物或者明白某種情況。
《牽衣肘見》可以拆分為:牛(⺧)、持(扌)、月(⺼)、⺻、見(⺊)五個部首。
它的總共有17畫。
《牽衣肘見》最早出現在《史記·蔔者列傳》中,形容占卜時,太史公拉着蔔者的衣袖,以便更好地觀察蔔辭,得到正确的預測。
《牽衣肘見》的繁體字為「牽衣肘見」。
在古代,「牽衣肘見」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牽」使用了「⺧」部,而「見」是由「⺊」和「卩」組成。
他對我說他看到了一隻稀有的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牽衣肘見。
牽頭、牽線搭橋、牽強附會
拉着衣袖見、攜手觀看
自行其是、各自為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