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聳善的意思、聳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聳善的解釋

勸勉為善。《國語·楚語上》:“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 韋昭 注:“聳,奬也。” 宋 司馬光 《乞令皇子伴讀官提舉皇子左右人劄子》:“講論道義,聳善抑惡,輔成懿德。” 明 宋濂 《元故湛淵先生白公墓銘》:“若并其言行而不彰,将何以為聳善扶俗之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聳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聳善”由“聳”(意為高聳、激勵)和“善”(善良、正直)組成,最初見于《國語·楚語上》的“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指通過教導勸勉使人向善。核心含義為倡導善行、勸勉高尚品德,既包含引導他人向善,也強調自身堅守正直(如宋濂所述“扶俗之勸”)。

二、用法與演變

  1. 古代語境:常用于教化場景,如《國語》中通過曆史教育勸善,司馬光主張以“講論道義”輔成皇子品德。
  2. 内涵擴展:宋代以後逐漸衍生出對個人品德的贊美,如《查字典》釋義中“品德高尚,不為惡事所動”。

三、典型用例

該詞具有雙重維度:既指外部行為的引導(如勸善教化),也指内在德性的堅守(如正直自律)。現代使用較少,主要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更詳盡的文獻例證,可查閱《國語》或宋明文人著作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聳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聳善》是一個成語,表示讓人感到非常贊歎和敬佩的善行。它強調了行善者的高尚品德和偉大功績,凸顯了人們對善行的崇敬和贊美。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聳善》的拆分部首是耳和言,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聳善》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文化和哲學思想。聳,意為高聳、崇高;善,指善行、美好行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國語·魯語下》一書中,古代人們用它來形容令人歎服的善行。

繁體

《聳善》的繁體字是「聳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聳善」的寫法可能經曆了一些變化。但大緻可推測為「⿰耳言⿱單⿰一牛⿰彡夫」。

例句

他的慷慨解囊,資助了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真是一次令人聳善的行為。

組詞

- 聳然:形容仰望或昂首挺胸的樣子。 - 聳動:形容充滿活力或激動的樣子。

近義詞

- 令人歎服 - 令人動容 - 令人敬佩

反義詞

- 卑劣 - 卑鄙 - 反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