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音韻學術語。與“正紐”相對。謂聲母相同、韻母相近而聲調不一的字。參見“ 正紐 ”。
(2).舊詩八病之一。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體凡》“八病”:“……七曰旁紐,八曰正紐。”原注:“旁紐,謂如十字已有‘田’字,不得着‘寅’、‘延’字。”參見“ 八病 ”。
“旁紐”是古代音韻學和詩歌創作中的術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聲母相同、韻母相近但聲調不同的一組字,與“正紐”相對。例如:
南朝沈約提出詩歌創作需避忌的八種聲律缺陷,旁紐是其中之一。具體表現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八病”或聲韻分類,可參考音韻學典籍或相關研究文獻。
旁紐(páng ni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旁”和“紐”兩個部分組成。
“旁”是一個漢字部首,拆分為“⺖”和“丷”兩個筆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形狀更像一個人的側面,表示旁邊、側面的意思。
“紐”是一個漢字部首,拆分為“纟”和“丶”兩個筆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形狀類似于繩子或線,表示綁紮、連接的意思。
“旁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紐扣(鈕扣)是一種用來連接衣物的工具,起到固定和調整大小的作用。而“旁紐”則指位于衣物側面的紐扣,用以裝飾和固定衣物的邊緣。
在繁體字中,旁紐的寫法為「旁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旁紐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而言,「旁」在古代寫作「傍」,用「豐」代替「⺖」的形狀;「紐」則寫作「紐」,用「缶」代替「丶」的形狀。
以下是一個例句:“她的漂亮襯衫上有一排精緻的旁紐。”
根據詞義,可以組成以下詞語:旁觀、旁聽、紐帶、紐扣、紐約等。
與“旁紐”相關的近義詞有:側紐、邊紐。
與“旁紐”相反的意思則無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