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旁紐的意思、旁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旁紐的解釋

(1).古代音韻學術語。與“正紐”相對。謂聲母相同、韻母相近而聲調不一的字。參見“ 正紐 ”。

(2).舊詩八病之一。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體凡》“八病”:“……七曰旁紐,八曰正紐。”原注:“旁紐,謂如十字已有‘田’字,不得着‘寅’、‘延’字。”參見“ 八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旁紐是漢語音韻學中的重要術語,指聲母發音部位相近但發音方法不同的聲紐(聲母類别)之間的關系。具體指在傳統三十六字母或早期聲紐分類體系中,同組聲母(如唇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内部不同聲紐之間的鄰接關系。

核心含義與分類依據

  1. 發音部位相近

    旁紐聲母屬于同一發音部位組(如唇音組包含“幫、滂、並、明”),但具體發音方法不同。例如:

    • 幫(b)(全清)與滂(p)(次清)同屬唇音,互為旁紐;
    • 見(g)(全清)與溪(k)(次清)同屬牙音,互為旁紐。
  2. 區别于“正紐”與“雙聲”

    • 正紐:指完全同一聲紐的字(如“東”“冬”同屬端紐);
    • 雙聲:泛指聲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 旁紐特指同組内非同一紐的相鄰關系,是雙聲的一種細化分類。

學術價值與應用

旁紐概念主要用于分析古漢語聲母系統的演變規律,解釋詩詞押韻、通假字、方言差異等現象。例如《切韻》系韻書研究中,旁紐關系可佐證聲母的分化軌迹(如唇音輕唇化)。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古無輕唇音”,即通過旁紐論證中古“非敷奉微”源自上古“幫滂並明”。

實例:

“方”(中古屬非紐)與“旁”(中古屬滂紐)在上古同屬唇音組,二者為旁紐關系,故可通假(如“方羊”通“彷徨”)。

現代研究中的意義

當代音韻學仍沿用旁紐分析中古聲母系統,尤其在構拟上古音時,旁紐與“準雙聲”“鄰紐”等概念共同揭示聲母間的曆史關聯性。據音韻學專著,旁紐的界定為漢語語音史研究提供了關鍵框架。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旁紐”是古代音韻學和詩歌創作中的術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音韻學術語

指聲母相同、韻母相近但聲調不同的一組字,與“正紐”相對。例如:

二、舊詩“八病”之一

南朝沈約提出詩歌創作需避忌的八種聲律缺陷,旁紐是其中之一。具體表現為: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八病”或聲韻分類,可參考音韻學典籍或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褒善貶惡抱玉握珠滗析波斯館哺雞殘年暮景殘妝差訛長性撤離春勝大娘子典贍琱璚端委耳鼠耳聞不如眼見葛根躬行節儉共恪關系說孤劍合本換手讙訟嘩世取寵磵谷揀相機耕隊汲汲營營金蛾頸戾旌忠絶賣硱硱琅璈簾衣陵氣流眄綠林強盜槃積固畜皮尺竊鐘掩耳祈夢柔指入赀三頭六證搔憂砂眼飾官授田雙轉馬四始桃花年命覥顔頭名網住鄉土文學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