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林強盜”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嘯聚山林、以搶劫財物為生的強盜群體,通常具有組織性。該詞源于“綠林大盜”,兩者含義相近,均強調山林環境與暴力劫掠的特征。
魯迅在《書信集·緻趙家璧》中提及:“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此例用來說明綠林強盜為增強實力不惜代價的行為邏輯。
曆史上,“綠林”一詞可追溯至西漢末年的“綠林軍”,後衍生為山林盜匪的代稱。清代文獻中,綠林強盜常被描述為兼具暴力與争議性的人物,如所述太湖巨盜黃三良,其事迹反映了民間對“俠盜”的矛盾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文學引用,可查閱魯迅著作及清代《兒女英雄傳》等文獻。
《綠林強盜》一詞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一類人物,他們組織起來在山林中活動,并以劫富濟貧為名進行搶劫和抵抗統治者的行為。
《綠林強盜》一詞的拆分部首是“⺅”(人偏旁)和“田”(田字底),共計5個筆畫。
《綠林強盜》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明代文學經典《水浒傳》。該小說描繪了108位英雄豪傑聚集在綠林山中的故事,這些人被稱為“綠林強盜”。
《綠林強盜》的繁體字為「綠林強盜」。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綠林強盜的字寫作「綠林強盜」。
1. 綠林強盜們暗地裡收集糧食,以供給附近村莊的饑民。
2. 他們起初是窮兇極惡的綠林強盜,後來卻轉變成了保護百姓的英雄。
3.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群綠林強盜的冒險故事。
1. 綠林:指山林中郁郁蔥蔥的綠色植被。
2. 強盜:指以搶劫為生的罪犯、土匪。
1. 英雄豪傑
2. 山寨
3. 土匪
1. 守法公民
2. 正直人士
3. 莊重君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