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旁纽的意思、旁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旁纽的解释

(1).古代音韵学术语。与“正纽”相对。谓声母相同、韵母相近而声调不一的字。参见“ 正纽 ”。

(2).旧诗八病之一。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体凡》“八病”:“……七曰旁纽,八曰正纽。”原注:“旁纽,谓如十字已有‘田’字,不得着‘寅’、‘延’字。”参见“ 八病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旁纽是汉语音韵学中的重要术语,指声母发音部位相近但发音方法不同的声纽(声母类别)之间的关系。具体指在传统三十六字母或早期声纽分类体系中,同组声母(如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内部不同声纽之间的邻接关系。

核心含义与分类依据

  1. 发音部位相近

    旁纽声母属于同一发音部位组(如唇音组包含“帮、滂、並、明”),但具体发音方法不同。例如:

    • 帮(b)(全清)与滂(p)(次清)同属唇音,互为旁纽;
    • 见(g)(全清)与溪(k)(次清)同属牙音,互为旁纽。
  2. 区别于“正纽”与“双声”

    • 正纽:指完全同一声纽的字(如“东”“冬”同属端纽);
    • 双声:泛指声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 旁纽特指同组内非同一纽的相邻关系,是双声的一种细化分类。

学术价值与应用

旁纽概念主要用于分析古汉语声母系统的演变规律,解释诗词押韵、通假字、方言差异等现象。例如《切韵》系韵书研究中,旁纽关系可佐证声母的分化轨迹(如唇音轻唇化)。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即通过旁纽论证中古“非敷奉微”源自上古“帮滂並明”。

实例:

“方”(中古属非纽)与“旁”(中古属滂纽)在上古同属唇音组,二者为旁纽关系,故可通假(如“方羊”通“彷徨”)。

现代研究中的意义

当代音韵学仍沿用旁纽分析中古声母系统,尤其在构拟上古音时,旁纽与“准双声”“邻纽”等概念共同揭示声母间的历史关联性。据音韵学专著,旁纽的界定为汉语语音史研究提供了关键框架。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旁纽”是古代音韵学和诗歌创作中的术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音韵学术语

指声母相同、韵母相近但声调不同的一组字,与“正纽”相对。例如:

二、旧诗“八病”之一

南朝沈约提出诗歌创作需避忌的八种声律缺陷,旁纽是其中之一。具体表现为: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八病”或声韵分类,可参考音韵学典籍或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无瑕不堪设想长铗肠液忏礼逞学吃不开垂欲词旨盗钟掩耳笃序烦敛风行电照奉斋奋効芙渠弓弓汗背心酣笑河北候听践莅犍牛剪扑节庆结苇进廒荆高静业近卫急人所急拘缠开快车理度买帆眉目如画美益求美墨癖鸟道逆珰泥下潜珪霹雳酵弃恶从善裘莽苒嫋三遗矢沙嗄山鸠稍秣盛平石漠实实石苔使下思患预防蒜酪嗉袋溯流追源吐葩狭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