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授官職。詮,通“ 銓 ”。《周書·蕭詧傳》:“文官武寮,隨即詮授。”
“诠授”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官職的選拔與授予,具體解釋如下:
“诠授”指通過選拔程式授予官職,其中“诠”通“铨”(即铨選,指量才授官),“授”即授予。該詞強調通過考核或評定後正式任命官職的過程。
《周書·蕭詧傳》記載:“文官武寮,隨即诠授”,意為文武官員的職位均通過铨選程式任命。此用法常見于史書,體現古代官僚體系的選拔制度。
現代漢語中“诠授”已極少使用,但其核心含義與“铨叙”“任命”等詞相通,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
“诠授”是古代對官職選拔與任命的專稱,需結合“诠”的铨選義與“授”的授予義理解,其例證可追溯至《周書》等史籍。
《诠授》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诠”和“授”兩個字組成。
“诠”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11,它的基本義為解釋、闡明。這個字是由左右結構組成,左邊是“讠”部,右邊是“全”部,表示通過言語全面地解釋。
“授”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12,它的基本義為傳授、交給。這個字由左右結構組成,左邊是“手”部,右邊是“獸”部,表示通過手的行動将東西交給他人。
《诠授》一詞源于古代的文學理論,它指的是解釋、闡明一個學說或理論,并傳授給他人。在古代修辭學中,特别是在傳統的中國文論中,诠授是很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對文學作品進行詳盡的解釋,并将這些解釋傳授給其他人。
在繁體字中,诠授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不同,包括《诠授》這個詞。古時候漢字的字形和現代的有所差異,具體差異可通過古代文獻和古文字學研究得知。
以下是《诠授》這個詞的例句:
與《诠授》相關的詞語有:
相反意義的詞語有:
總的來說,诠授是指解釋、闡明一個學說或理論,并将這些解釋傳授給他人的行為。它在古代文學理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一種教育和傳承知識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