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質的意思、凝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質的解釋

(1).莊重誠正。《梁書·鄱陽王恢傳》:“ 荊州 刺史 鄱陽王 恢 ,風度開朗,器情凝質。”

(2).猶凝膚。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李黃》:“少頃,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質皎若,辭氣閑雅,神仙不殊。”

(3).猶凝結;凝聚。 唐 張濯 《唐寶應靈慶池神廟記》:“天有五星,辰居其一;地有五材,水為之首。既作鹹以正味,亦凝質而成鹽。” 唐 林藻 《冰池照寒月賦》:“冰含虛以凄冷,月委照而光寒;既合體以凝質,故清輝而可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凝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含義

  1. 莊重誠正
    指人的氣質莊重正直,如《梁書·鄱陽王恢傳》中“器情凝質”,形容人物性格沉穩端方。

  2. 凝膚
    描述肌膚光潔白皙的狀态,如唐代《博異志》中“凝質皎若”,比喻女子皮膚如凝脂般細膩。

  3. 凝結/凝聚
    指物質從流動到固态的變化過程,如唐代林藻《冰池照寒月賦》中“凝質而成鹽”,強調物質的固化特性。


二、使用語境


三、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案例,可參考《梁書》《博異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凝質的意思

《凝質》是一個具有豐富内涵的詞彙,它表示物質凝結或固态物質的質地和性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凝質》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冫、亻和石。筆畫數量為12畫。

來源

《凝質》的基本字義源自中文,并在古代被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字為「凝質」,在繁體中仍保留了原本的意義和用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凝質」可能被寫作「凝質」。

例句

1. 這種泥土的凝質非常堅實,可用于建築。

2. 她眼中凝聚着一種動人的凝質,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3. 那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新材料的凝質特性。

組詞

1. 凝固:固化成固态。

2. 凝視:凝聚的目光關注。

3. 凝重:态度莊重、嚴肅。

4. 凝心:集中精力思考或體會。

近義詞

1. 固态:物體在某些條件下不具流動性。

2. 凝聚:集中,聚集。

3. 凝結:液體轉變為固體。

反義詞

1. 液态:不具有固定形狀的物态。

2. 流動:物質具有自由運動的特性。

3. 無力:缺乏力量或能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