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卑約的意思、卑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卑約的解釋

(1).困頓。《國語·吳語》:“天子有命, 周 室卑約,貢獻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無 姬 姓之振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進公爵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朕以不德,繼序弘業,遭率土分崩,羣兇縱毒,自西徂東,辛苦卑約。”《宋書·恩倖傳·徐爰》:“ 爰 秉權日久,上昔在藩,素所不説。乃 景和 世,******卑約, 爰 禮敬甚簡,益銜之。”

(2).謙讓克制。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每族裡間計較家事,極為退懦卑約,示若無有,人或頗忽易,逮其一旦設張豐大,出人望外數等,人皆驚不意,以為何術能然,直以為勉彊然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卑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困頓
    指處境艱難、衰微或生活窘迫的狀态。例如《國語·吳語》中提到“周室卑約,貢獻莫入”,描述周王室因困頓而無法正常進貢。在《三國志》中,天子自稱“辛苦卑約”,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2. 謙讓克制
    表示為人低調、謙遜隱忍的态度。宋代葉適在《高夫人墓志銘》中描述其“退懦卑約,示若無有”,即通過謙讓展現修養。


二、文獻例證


三、綜合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籍,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雙重含義分别指向客觀境遇(困頓)與主觀修養(謙讓),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國語》側重國家衰微,而《高夫人墓志銘》則強調個人品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卑約(bēi yuē)一詞的意思 卑約一詞來源于漢語,它既可以作動詞,也可以作名詞使用。作動詞時,卑約的意思是“低賤、下賤、自卑、輕視”等。作名詞時,卑約指的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或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卑約這個詞由“卩”、“虍”、“刂”三個部首組成。分别對應的筆畫數目為2、6、2。 來源 卑約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卑約并沒有出現過明确的解釋和來源記載。但在古代的一些經典文學作品中,卑約的含義經常出現,并被引用為貶低他人或表達自卑心态的詞語。 繁體寫法 卑約的繁體寫法為「卑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卑約的寫法可以有一些變異。例如,卑約可以寫作「卑躍」或者「卑搊」等。不同的寫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傳達了卑約的含義。 例句 1. 他總是卑約地看待自己,不敢嘗試新的事物。 2. 她的卑約态度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組詞 一些與卑約相關的詞語有:卑賤、卑微、自卑、自賤等。 近義詞 與卑約含義相近的詞語有:賤、輕視、蔑視、看不起等。 反義詞 與卑約含義相反的詞語有:尊敬、自傲、自信、自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