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甯王的意思、甯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甯王的解釋

(1).謂開國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書·大诰》:“用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 孫星衍 注引 鄭玄 曰:“受命曰寧王。” 孫星衍 疏:“ 鄭 注見《書》疏,雲‘受命曰寧王’者,《君奭》雲‘惟寧王德’, 鄭 注雲‘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雲‘ 周公 謂 文王 為寧王, 成王 亦謂 武王 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說,甯王指 文王 ,“寧”當作“文”。參閱 曾運乾 《尚書正讀》。

(2).指 唐 李憲 。 睿宗 長子,封 甯王 。善音律。死後, 玄宗 封為 讓皇帝 。 唐 溫庭筠 《彈筝人》詩:“ 天寶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寧王 。”

(3). 明 朱權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甯 ,稱 甯王 。自號 臞仙 ,又稱 涵虛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鑒博論》、《漢唐秘史》、《太和正音譜》,以及雜劇十二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甯王”一詞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向:

一、古代文獻中的指代

  1. 周文王與周武王
    在《尚書·大诰》等文獻中,“甯王”最初指周朝開國君主,多指周文王、周武王。鄭玄注《尚書》時提到“受命曰甯王”,認為這是對周文王、武王受天命建立周朝的尊稱。不過學界對此存在争議,如曾運乾認為“甯”可能是“文”的誤寫。

二、曆史人物稱號

  1. 唐代李憲
    唐睿宗長子李憲,封甯王,精通音律。其弟唐玄宗繼位後,追封他為“讓皇帝”。

  2. 明代朱權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大甯(今内蒙古甯城),稱甯王。他博學多才,著有《太和正音譜》等,後因參與“靖難之役”被遷至南昌,世系延續至明中期。

三、現代引申含義

  1. 象征意義
    現代語境中,“甯王”被引申為“在困境中保持冷靜的統治者”,強調鎮定自若的處世态度。

該詞需結合具體曆史或文本背景理解,既指周代開國君主、唐代宗室及明代藩王,也可象征沉穩的領袖特質。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注疏或《明史》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甯王是什麼意思

甯王指的是在古代中國曆史上,王位被奪的王子或王族成員。具體來說,甯王是指被廢黜後被安置在較為安全的地方,通常是被軟禁在宮内或被派往其他地方任職的王子。甯王一詞也可以廣義地用來指代宮廷内被廢黜後被安置在其他地方的王族成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甯王的拆分部首是宀(mián)和玉(yù),宀表示寶座或宮殿,玉表示王權。甯王一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甯王這個詞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戰國時期。當時的國家分裂,各個諸侯國之間進行争鬥,奪位成為常态。而一旦一個王朝的君主被廢黜,通常會有其他王族成員被封作甯王,以穩定王朝内部的統治。

繁體

甯王的繁體字為寧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甯"的上方常常會畫一個寸字作為偏旁,表示地名;"王"則以更加平直的線條寫成。

例句

1. 他是甯王,雖然失去了王位,但仍能享受一定程度的尊崇。

2. 這位甯王被軟禁在宮内,與世隔離。

組詞

甯王組詞示例: 甯王府、甯王子孫、甯王世襲

近義詞

甯王的近義詞:太子、王儲

反義詞

甯王的反義詞:國王、君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