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廣播系統的地面設施。由天線系統(包括跟蹤裝置)、發射系統、接收系統、基帶終端裝置等組成。用于向廣播衛星傳輸電視節目、接收和監視廣播衛星發射的電波和廣播信號與質量。此外,還要執行監視衛星工作狀态、遙控衛星的工作,并與其他地球站保持通信等。
廣播衛星地面站是指專門用于接收、處理和轉發廣播衛星信號的地面通信設施。該術語由三部分構成:“廣播”指通過電磁波向廣泛區域傳播音頻或視頻内容的通信方式;“衛星”指運行于地球軌道的人造航天器,承擔信號中繼任務;“地面站”則是建立在地表或近地空間的固定式無線電通信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相關詞條的解釋,這類設施通常配備大型抛物面天線、低噪聲信號放大器及調制解調設備,主要功能包括将電視節目信號上傳至同步軌道衛星,同時接收衛星轉發的廣播信號并進行解碼處理。
在技術規範層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衛星廣播技術規範》(GD/J 060-2017)明确指出,标準地面站需包含上行發射系統、下行接收系統和基帶處理單元三大核心模塊。其中直徑6-13米的天線系統需滿足國際電信聯盟規定的輻射特性指标,确保與3.6萬公裡高空衛星的穩定通信。這類設施廣泛應用于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國家級媒體的節目全球覆蓋,以及在應急廣播體系中承擔災時信息傳輸關鍵節點作用。
行業研究數據顯示(來源:《中國衛星通信産業發展白皮書》),我國目前已建成超過200座具備數字高清信號處理能力的廣播衛星地面站,形成覆蓋亞太地區的衛星廣播網絡。這些設施通過中星6C、中星9號等國産衛星,實現了中央和地方衛視節目的數字化傳輸,日均處理信號容量可達400Gbps以上。
廣播衛星地面站是衛星廣播系統的核心地面設施,主要承擔與廣播衛星之間的信號傳輸、監控及協調工作。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廣播衛星地面站作為衛星與地面網絡的中樞,實現了廣播電視信號的高效覆蓋與穩定傳輸,其技術整合了通信、電子、自動化等多領域能力。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詞典類來源提供的完整定義。
白書百轉抱柱悲恐表意字玻瓈春朝政陳冤輴輴觸意搓挪膽娘大厮并大限打野呵點鬼塠阜妒昧二郎腿風行一時概舉感愁工字梁鼓汰還敬海心黑下水鴻襟花口貨人交直介鬯鹡鸰科劇飲開門錢款打苦訓蠡測管窺罹惹駡喝密密稠稠闵雨陪話平民牽纏琪草瓊蕊取女若留喪亡上熟少妃時師説戒絲國髫時跳戰通皮閑神野鬼霞姿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