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翁老婦的并稱。多指老年夫婦。《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捉搦歌》:“天生男女共一處,但得兩個成翁嫗。” 唐 韓愈 《譴瘧鬼》詩:“乘秋作寒熱,翁嫗所駡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流轉至 萬全山 中,翁嫗留治圃。”
“翁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ēng yù(注音:ㄨㄥ ㄩˋ),主要用于指代老年夫婦。以下是詳細解釋:
《樂府詩集·捉搦歌》提到:“天生男女共一處,但得兩個成翁嫗。”
唐代韓愈《譴瘧鬼》詩:“乘秋作寒熱,翁嫗所駡譏。”
“愛綠更需護綠人,這個‘人’可不單指園林工人,更是你、我、他,是上到翁妪下到稚子的每一位市民。”
“翁妪”是一個典型的并列式合成詞,通過單字組合強化“老年夫婦”的含義,兼具文學性與生活化表達。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詳細内容。
翁妪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翁指年紀大的男子,也可泛指老人;妪則指年紀大的婦女,也可泛指老婦。翁妪一詞通常用來形容年老的夫婦或夫妻中的一方。
翁(wēng)字由習(xí)和羽(yǔ)兩個部首組成,習表示羽毛擺動,象征老翁飄逸不羁的樣子,而羽則表示翅膀,表明老人的智慧與飛躍。
妪(yù)字由女(nǚ)和女兩個女部首組成,表明妪本身就是年齡較大的女性。
翁妪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常常使用翁妪一詞來尊稱年老的人,尤其是夫妻之間互相以此稱呼。翁妪這個詞表達了對老人們的尊重和敬意。
在繁體字中,翁妪的書寫方式并未有明顯的變化。翁以羽部為主,妪仍以女部為主,形狀相似,隻是筆畫稍微有所不同。
古時候,翁妪的書寫方式可能會略有差異。翁字在小篆字形中,羽字為兩根斜線,擺動羽毛的意象更加明顯;而妪字在小篆中則以女字為主,線條較為簡潔。
以下是一些關于翁妪的例句:
1. 年過七旬的翁妪仍然健康活躍。
2. 這對翁妪堅持在一起已經五十年。
3. 村裡的翁妪被稱為長者,享有很高的威望。
與翁妪相關的組詞有:老翁、老妪、老夫老妻。
翁妪的近義詞包括:老年男女、長者、老夫老妻。
翁妪的反義詞則是:少年男女、年輕人。
【别人正在浏覽】